Page 34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34
30 黃令名 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
破肚,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次作一個整理,然後創造一些比較特別的計畫,地標性的東
西、敬重的東西,整個都市就受到影響。」
少數既曾經主事負責工程的臺北市捷運局,又曾負責營運的臺北捷運公司的范良銹,更
明確地指出:臺北捷運工程在興建工程時,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政策,即是引進品質保證制度,
訴求高品質的公共工程,一改過往臺灣公共工程品質不佳的狀況;而捷運公司在營運的面向,
14
則是以「安全、乾淨、便捷、舒適、準點、親切」為公司最主要的服務精神 。尤其最特別
的是「乾淨」,列為營運主要目標的第二位,顯示提供清潔的乘車環境一改臺灣城市整潔不
佳的環境,也是臺北捷運改變臺灣的工程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臺灣的「捷運人」在臺北捷運初建之時乃至於後續工程與營運,就很清楚地將捷運定位
成一種先進的科技系統,可以提高國家與城市的形象,使臺北、中華民國、臺灣,能夠在臺
北捷運系統完成之後,成為先進的城市、現代的國家、高水準的社會。換句話說,就是作為
後進國的臺灣,希望以捷運工程作為追求進步性、現代化的手段,並且以捷運本身以及其所
產生的社會效應作為進步的成果。
那麼何以捷運會是將臺北以及整個臺灣社會推往「現代化」軌道的解答呢?首先,捷運
科技具有力求精準、系統化、整體規劃視野且對整個城市會產生巨大影響的特性,使得「捷
運人」在經手這樣一套複雜科技時,發現自己不但有可能對整個臺北地區以及臺灣社會產生
巨大的影響力,更在過程之中學習並使用一套複雜的規劃技術與知識,而這些技術與知識背
後的觀點,更是不同於一般土木工程僅需做相對簡單的考量,而是包括有複雜介面的整合以
及對市民日常生活甚至是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讓自己具備前瞻性與
複雜性的思考。
而捷運科技的硬體以及規劃與設計的知識與觀點的資源從何而來呢?外國工程顧問在此
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早開啟臺北捷運乃至於整個臺北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規劃的運輸計
畫委員會,本身最早就是因應政府向亞洲開發基金貸款,因此得成立專業的規劃單位來執行
國家基礎建設的規劃與設計。而在「臺北地區大眾運輸系統規劃」的計畫在執行時,即有包
括德國以及日本的顧問參與【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1977】,
而在之後英國的 BMTC 以及之後的 TTC 與 ATC,更是臺灣最早
「捷運人」學習的對象,學習內容大到對於車站、路網的整體規
16
劃視野 15 以及對於工程品質的要求 ,小到像是工程技術文件的
17
歸檔方式與系統 ,都是臺北市捷運局當時的成員拼命學習的內
容,甚至還採取「間諜戰術」,在下班時間於辦公室中探看外籍
18
顧問如何設計與計算工程 。
然而,捷運科技與在地的社會與地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外國工程顧問在母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經驗不可能完全在臺灣複
製,「捷運人」的「現代化」企圖自然得進入在地化的過程,而
所謂的在地化,並不是指因為臺灣「不理性」、「不現代」的環
境,而使得來自先進國家的「現代化」在此打折扣,而是臺灣本
身的脈絡就是「現代化」工程的一部分,甚至定義了「現代化」 圖 8 《台北捷運十週年工程技
的軌道應該通往何處。例如前述談到臺北捷運公司將「乾淨」納 術研討會論文集》書影
入經營的重要的願景目標,就是臺灣本身髒亂的城市環境,透露了將其改變的方向在於「乾
14
2012 年 11 月 2 日與范良銹的訪談。
15
2010 年 4 月 11 日與周禮良的訪談。
16
2012 年 11 月 2 日與范良銹的訪談。
17
2010 年 4 月 7 日與賀陳旦的訪談。
18
2010 年 5 月 14 日與濮大威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