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30

26                   黃令名        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



                 Bijker 的 自 行 車 歷 史 研 究 以 及 Noble 工 具 機 自 動 化 研 究【Bijker,1995;Noble,
            1999】,就是採取「詮釋彈性」的觀點且深具啟發性的經典個案研究。這兩個科技選擇個案
            研究,都揭示了具有不同利益、甚至是意識形態的行動者是如何定義所要解決的科技問題,
            並且依其問題打造特定形式的技術物,或者在類似的物質基礎上發展出不同樣貌的技術物,
            這樣的過程即是 Bijker 所謂的「詮釋彈性」【Bijker,1995】。尤其當一個新的技術物出現時,
            正是考察技術實踐者在打造技術物時,定義什麼樣的問題、賦予技術物什麼樣的詮釋、給予
            什麼樣的解決的最好時機。
                 以捷運來說,我在碩士論文中的第二章【黃令名,2011:44-80】即運用此觀念,討論
            到同樣是軌道、機電設備、土木結構、車站、列車,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不同的行動者眼
            裡,就可能有不同的意涵,並且以此建構出不同樣貌的捷運系統,像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倫
            敦地鐵,打造者即將 19 世紀倫敦的交通問題定義為勞工居住品質與生活品質的問題,因此
            在選線、營運制度上,力求讓勞工階級得以居住在環境良好的郊區、在下班時間營運低廉票
            價的「工人列車」,並且列車上不賣站票,形塑勞工的尊嚴與乘車品質【Bobrick,1994】。
                 因此,綜觀世界各國各城市的捷運或地下鐵的誕生,都可以視為是社會對於當時的國
            家、都市、階級等問題的定義與回應,而回應的主角則可能是國家、一般市民、財團、技術
            實踐者等行動者,而以捷運或是地鐵作為解決問題的解答的過程中間,才一點一滴地把捷運
            或地鐵的意義給發明出來【黃令名,2011:49】。
                 依照這樣的觀點,我們在討論臺北捷運的歷史時,便要考察 1980 年代捷運科技即將進
            入臺灣時,「捷運人」們將臺北都會區的交通問題定義成什麼樣的問題、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與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也要注意「捷運人」可以動員哪些資源、有哪些限制、以及與
            哪些行動者互動。
                 要回答上述問題「科技生活形式」理論的啟發就非常的重要。
                 Winner 在〈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Winner,1986:3-18】中,指出人類創造並
            使用技術物,但並非僅僅只是創造與使用技術物;而技術物也創造了人類的生活,甚至設定
            了人類存在的生命處境,讓科技成為人性的一部分。在 Winner 更以馬克思的作品為例,說
            明在工廠工作的工人在生產線上製造一件商品時,也同時把自己變成了資本主義的工人。
                 Shapin and Schaffer 的科技史經典著作《利維坦與空氣泵浦》【史蒂文.謝平、賽門.
            夏佛,2006】以及 Gabrielle Hecht 的《法蘭西之光 (The Radiance of France)》【Hecht,
            1998】就具體示範了這種分析架構在歷史案例中的實際操作,認為政治秩序問題的解決,在
            於科學知識的解決,而知識的問題也包含了科學家或技術實踐者以什麼樣的方法產生知識與
            實件技術。Hecht 更指出技術實踐者是透過物質與論述的實作,進行權力的建構、維護、與
            行使;而文化的範疇則在於國家認同(國民如何想像自己與其他國家的差異,以及如何定義
            國家作特殊的作事情方法)與社會認同(對國家的尊重,以及團體理解、描繪自己與他人、
            其他國家的關係的方式)【Hecht,1998:10】。
                 因此,研究者的工作,就是針對科學家以及工程師的價值觀、問題定義過程、技術物或
            科學知識的內涵,以及書寫方式、與社會其他部門的互動、工作的實踐過程等最細緻具體的
            內容,揭示出這些技術實踐者其對於世界的秩序的看法與認定理想狀態,並且分析為何如此
            行為舉止以及產生特定樣貌的技術成果。
                 以《法蘭西之光》為例:信仰民族主義與國防力量得以解決法國民族尊嚴問題的法國
            原能會 (CEA),在招標採購過程採取精英主義的「冠軍政策」,設計主要用來製造核子彈原
            料的反應爐,並且拒絕接受來自美國的輕水式反應爐;政治信仰上較屬於左派的法國電力
            (EDA),則是強調能源的發電效率與低廉價格,注重採購過程的平等,積極與核電廠周遭的
            居民尋求共識與互動,並且對於外來但是發電效率較好的輕水式反應爐也採取比較開放的態
            度【Hecht,1998】。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