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3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29
中,打造捷運工程,也在過程之中將自己變成「捷運人」。從臺北市捷運局剛成時的一千多
人,到民國 82 年工程最高峰時期的 2526 人,加上之後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高雄捷運公
司、高速鐵路工程與台灣高鐵公司等與臺北捷運以及臺北市捷運局有密切關係的軌道工程或
營運單位,已在臺灣形成對臺灣公共工程有重大影響的「捷運人」家族。
然而,「捷運人」在臺灣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以捷運或是任何技術物劃分人群,而是意
味著一種生活方式與概念在臺灣的出現,我們接下來就從臺灣捷運誕生的歷史中來談起。
五、「現代化」的企圖
「總之,新,進步,要重視,要追求。
我們可以強調我們的國情,我們的特色,
但是捷運系統這玩意總不是我們發明的,
我們應該在選擇最好最新的前提下,注重
集優點之大成,迎頭趕上,而不要跟在別
人後邊,起步較晚的唯一優點,應是不再
踏上別人實驗、失敗過的痛苦腳步。尤其
我們要有不只是在建捷運的想法,而且更
要注重其『附加價值』,也就是說:建捷
運是根本,捷運還會帶動起什麼?也應該
是我們更要關心的一個課題方向!【吳夢
桂,1987:132】」
圖 6~7 《東南、東北亞捷運行》與《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
這是臺北市捷運局初期副局長之一 建設計畫問答專輯》書影
吳夢桂在臺北捷運即將動工的前夕,在他
位在民生社區的住所,頂著小小的夜燈與凌晨三點的夜色,寫下這段經歷過足跡遍及韓國、
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參訪旅程後而有所感的文字,對他而言,捷運已經不僅僅是工程,而
是改造一個城市,更是國家在科技水平以及社會發展的競爭與奮起。
臺北市捷運局在臺北捷運即將正式開工之際所發行的捷運問答集中,也這樣寫道:
「3. 捷運系統完成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捷運系統能為社會創造多方面的利益,大體而言,捷運系統的效益為:
一、國家與社會效益:
1. 提高國際經濟地位。
2. 提升交通運輸與科技。
3. 為我國技術水準及經濟成長之展示櫥窗。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1988:16】」
而像是濮大威也這麼談到當初在規劃臺北捷運時的心情:
「基本上我們在蓋臺北捷運的時候,我們當時互相在討論,我們談的是改變我們的社
會,那我們真的相信說我們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人的行為會改變,後來證實我有感受到人的
改變,你可能在街面上隨地吐痰、吐檳榔汁,進到臺北捷運以後人的行為就變得很守規矩,
13
這對我來講是一份驕傲,我覺得這個是真正在改變我自己的國家。 」
周禮良則是這麼定位捷運工程:
「蓋捷運的時候就是一個改造一個都市的很好機會,因為它要把整個都市挖起來,穿腸
13
2010 年 5 月 14 日與濮大威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