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38
34 黃令名 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
多元性,以面對更複雜的工程甚至是營運議題,更何況捷運科技本身即是一個複雜系統,而
且需要面對多元的環境與族群。
最後還有一個擴大對捷運科技參與的重要議題,即是增加非「捷運人」對於捷運科技以
及營運的常民知識,意即讓一般人對於捷運的規劃、建設、營運的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但是
並不是讓每個人都是知道如何計算工程結構、如何建置機電系統,而是了解捷運科技如此打
造是基於什麼樣的意義、功能、限制,以及了解捷運系統中的技術物與物質上或制度上的布
局對於一位乘客、一位納稅人、一位市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此才可能讓「捷運人」以及
捷運科技能夠與社會其他部門有對話基礎,也讓「捷運人」在進行其技術實踐時,更能夠在
爭議中達成說服及協商的任務。例如在網路社群上偶爾出現的臺北捷運參訪團,即是一個值
得參考的做法。
簡而言之,在這個面向上,即是讓臺灣人感覺到捷運是一種「開放、參與、民主」的科技。
第二個面向的可能性,則是文化。臺北捷運在初建時,除了打造現代化、系統化、整潔
的物質環境之外,更企圖從工程與營運方面營造新的運輸文化,甚至是新的市民文化以及文
化空間的打造,例如早期臺北市捷運局即曾經辦理研討會,將淡水線的車站建築定為「傳統
中國建築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1988:29】,以及多位「捷運人」都認為
22
他們透過建構捷運系統改變了臺北市民的行為舉止 。而在臺北捷運後期路網工程以及高雄
捷運的出現,更是力圖將公共藝術從單純藝術品的陳列轉換為將整個車站打造成市民移動其
23
中的巨大藝術品,也就是捷運車站即公共藝術 ,甚至數個較近期車站,更看出與車站所在
地進行更緊密的意象連結,例如松山機場站、中山國小站與蘆洲站。
然而,除了「現代化」之外,臺北捷運或是全臺灣的捷運希望呈現與營造的文化內涵,
仍然需要更具體與聚焦的方向,尤其整潔、秩序、系統化等明確具備「現代化」色彩的文化
意涵,對比臺北市捷運局在進行後期路網工程時遭遇到的古蹟、文化聚落保存爭議,將會容
易衍生出臺灣的捷運科技生活形式內涵蒙上冰冷、盲目追求工程理性與經濟成就的陰影。因
此,我認為捷運在文化面向發展的可能性,可以在既有「現代化」的基礎上,透過空間、規
劃過程與工程方法、營運等機制,追求一種重視都市歷史記憶、擁抱庶民文化、營造友善與
開放環境的觀點與實踐,捷運系統每天與成千上萬的人互動,應建立屬於捷運本身的「人
味」,訴求在步調快速的都市中如何提供「溫暖」。
松山線北門車站工程對於清代遺跡與日治時期古蹟的處理、捷運行政大樓前提供青少年
練舞的環境,即是現今已經執行,而能夠開拓此面向的可能性的範例。
最後一個面向則是擴散面向,意指以臺灣「捷運人」二十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知識,將
捷運與城市的各角落整合在一起,結合前述的「參與」、「文化」,提供臺灣人「更好的生
活方式」。臺北捷運與高雄捷運的出現,使得整潔、高度秩序甚至是具備美學的空間出現在
臺灣的城市中,並且也建立了可靠的都市軌道大眾運輸系統,但是這樣的整潔、秩序、美學
以及可靠,卻難以步出捷運車站。近年來,隨著部分「捷運人」轉戰高速鐵路,將臺北捷運
在工程及營運上的經驗擴散到台灣高鐵,但是對於系統、空間以及文化的打造仍然難以踏出
車站。因此,如何讓捷運在臺灣的正面影響不再只是捷運或者高鐵系統內的「線」的影響,
而是能夠擴及到更大的範圍,擴散為「面」的影響,是我認為第三個未來臺灣的捷運科技生
活形式內涵的可能面向。
這邊談的擴散,其實需要結合前面談到的兩個面向才能成功,一方面在參與面向獲取更
多的支持與共識,另外一方面在文化面向有更為感性、更具說服力的願景與觀點,再加上「捷
運人」二十多年來累積的知識與經驗,更可能在打造新的捷運系統以及營運現有的路線時,
22 例如濮大威、賀陳旦。
23 2012 年 11 月 2 日與范良銹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