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39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35



            將更多的都市空間整合進來,貫徹捷運科技生活形式的內涵與願景。尤其在未來人類社會將
            會面臨的 Oil Peak 以及地球暖化問題,以及臺灣本身遭遇的私有運具過多以及快速高齡化的

            問題,捷運存在即可發展大眾運輸導向 (TOD) 以及綠能環保的願景與技術實踐成果,如此,
            便不僅僅是改變人們在捷運場站內的行為舉止,更是進一步定義臺灣的都市生活與運輸生活
            的未來樣貌與追求目標,以承接早期「捷運人」期許改變臺灣社會的使命,更讓「捷運走出
            捷運」,進入市民生活的具體細節中。舉例來說,在臺北高雄兩地依循捷運路線發展的公共
            單車租賃系統,便是「捷運走出捷運」的一個好的起始點,將捷運、綠能、運輸甚至是智慧
            聯網整合成一種市民在臺北與高雄移動、甚至是生活的方式以及可預期的生活藍圖。
                 另外一方面,則依循當初臺北捷運擴散到高雄捷運、台灣高鐵的經驗,將捷運的知識與
            經驗移植到其他的交通手段中,不僅僅增加捷運對於臺灣社會的正面影響力,更可以開拓捷運
            在臺灣的可能性,尤其在政府財政日益艱困的狀況下,捷運不能僅僅是板南線式的地下高運量
            系統,而是應該有更多的選項與可能:像是與「捷運化」的鐵路整合、發源於南美的公車捷運
            等。最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物並不能僅僅是對於捷運形式在物質層次的模仿,而是要能夠吸取
            「捷運人」的觀點、知識與經驗,進而活化經驗、超越經驗,打造一個適合臺灣社會理想的運
            輸系統與環境,作為人的技術實踐者才是文化與物質環境的真正驅力與趨勢之要素。
                 期許臺灣的捷運是結合多方力量的電聯車,齊力通往「更好的都市生活」,而非單單只
            有「捷運人」這個火車頭辛苦拖動後方成千上萬的車廂。


                                                      八、結語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
            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馬克思,
            1972】」
                 這是卡爾.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第一章所談到其對於歷史的看法,
            而從臺北捷運的誕生歷史以及臺灣「捷運人」一路走來的技術實踐之路,更是凸顯了人在歷
            史之中的角色。
                 我選擇從科技與社會的觀點,回顧臺北捷運的歷史,並且分析捷運系統、「捷運人」、
            臺灣社會之間相互建構的關係,企圖從歷史的材料之中,發現過去的「捷運人」是在那些「直

            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以及,更重要地,現在的臺北捷運以及「捷
            運人」他們所面對的「條件」。所謂的「條件」不僅僅指所謂的大環境、捷運技術物,更包
            括了「捷運人」本身,這樣的工作不僅僅解答一個在臺灣近三十年來對社會影響至關重大的
            科技系統的身世之謎,捕捉臺北捷運在臺灣二十世紀末社會變局中的時代性,更是想要由此
            探索捷運在臺灣可以創造什麼樣的歷史,而我們可以擁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共同打造出一個
            更適合臺灣社會、更具備有進步性的捷運系統。
                 期望臺北捷運以及「捷運人」們能夠保障過往打造的技術與社會成果,並且更進一步在
            民主社會的軌道上深化民主,促進多元文化、關懷多元群體、落實綠能環保、永續優質經營,
            並且增加擴散的力度,更全面地使臺灣社會擁有更高品質的公共建設與大眾運輸成果,我以
            經驗未足的科技與社會新進研究者以及軌道運輸愛好者的身分,給與臺北捷運以及「捷運
            人」們最誠摯的祝福。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