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8

24                   黃令名        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



                 所謂的技術決定論的觀點,就是當一個技術物或是科技系統被發明、發展或者引進一個
            社會的時候,許多的分析與討論常常會問:技術物以及科技的出現,對於社會、日常生活會
            有什麼樣的影響?會有哪些好處?造成哪些威脅?會有多少產值?如何改變我們日常生活中
            的一點一滴?將技術物與科技的出現視為一種不證自明的結果,而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技術
            物與科技出現後所造成的結果,是一種科技單方面對於人類社會造成影響觀點(見下圖 1)。
            以捷運來說,房地產業者與一般媒體關注的房價效應、區域發展變化就是屬於此類。
                 更深層的討論則是注意到科技本身可能具有的政治或文化社會意涵,或是使用者與技術
            物之間、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模式,但仍然沒有進入科技本身被打造的過程,還是關
            注技術物如何單方面影響使用者。如李安如、董建宏對於臺北捷運的分析就是注意到臺北捷
            運連許多捷運先進國都達不到的整潔、有秩序的環境,並討論其背後現代化、全球化、合理
            都市空間建構的意涵【李安如,2009;董建宏、李安如,2009】;並更進一步以「大型捷運」
            的譬喻分析台灣高鐵同樣現代化、整潔、有秩序的空間,指出台灣高鐵的空間某種程度上就
            是複製臺北捷運,並且訴求未來在空間上更合理的規劃,完善良好的空間互動模式【董建宏、
            李安如,2009】。










                                                  圖 1  技術決定論示意圖

                 採取技術決定論,或是觀點中無意間隱藏了技術決定論立場的研究,通常僅關注技術物
            出現問世之後對於社會、人類的單方面影響,打造技術物的技術實踐者不會是其關注的對
            象,而這也是一般在討論捷運科技時,容易忽視背後的打造過程、以及實踐技術的「捷運
            人」,然而無論是打造捷運的過程,還是打造捷運的「捷運人」,在於科技研究、社會分析
            上其實有豐富的意涵可供分析討論。
                 相對地,純粹政治經濟學的技術分析則是關注技術物與科技的形成階段,並且給予社會
            因素的解釋。技術物是基於特定的政治、社會或文化因素而被使用,並且訴求某種特定的社
            會效應,因此技術物被打造的詳細過程並不重要,重點是剖析技術物基於什麼樣的利益或因
            素被創造或是引進,並且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以討論臺北捷運的文獻中,劉寶傑以及呂紹煒合著的《4444 億的教訓》就是以此觀點
            討論分析臺北捷運【劉寶傑、呂紹煒,1995】。這本著作將許多興建臺北捷運時的技術決策
            都歸因於政治或經濟壓力,加上成書的時間剛好在臺北捷運遭遇通車前一連串事故的最低
            點,以及作者對於軌道運輸知識的認識,造成對於臺北捷運以及「捷運人」們不甚精準的評
            價,使得「捷運人」的技術實踐被忽略,既無法從完整的觀點瞭解臺北捷運是如何打造完成,
            更不可能捕捉臺灣的「捷運人」是如何在複雜的歷史過程中被「生產」出來。
                 相較之下,楊子葆的〈臺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從經濟層次、政治層次以
            及意識型態層次理解國家在臺北捷運工程的規劃、臺北市交通系統的打造、以及臺北都市空
            間的形塑中,捷運工程師扮演什麼角色,並討論捷運工程的規劃本身對臺灣社會的意義【楊
            子葆,1991:33-103】。
                 然而,基於寫作時間的限制,楊子葆只能針對政府決策、規劃進行分析,無法討論捷運
            工程師在技術上的實踐過程。另外一方面,這篇論文強調了捷運工程師的「官僚」角色,忽略
            了捷運在規劃、設計、建設、營運等方面的技術內涵。最重要的是,楊子葆認為捷運本身以及
            捷運知識,只是國家機器的解決問題的工具【楊子葆,1991:73-89】,既然捷運系統作為一
            個工具,那自然僅僅是社會結構的一種物質反射,也僅僅是被國家機器所使用(如下圖 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