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5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21



                    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

                                                        黃令名      1


                                                          摘要

                 本文以我的碩士學位論文《通往「現代」的曲折軌道:臺北捷運誕生史與捷運科技生活
            形式》為基礎,從 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科技生活形式(Technology as

            forms of life)」分析觀點與理論架構以及臺北捷運早期發展的歷史材料,界定「捷運人」概
            念的來源,並且梳理出一個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為核心的「捷運人」群像。而臺灣的「捷
            運人」所具備的捷運科技生活形式,在臺北捷運初建時,即具備強烈的「現代化」企圖,希

            望透過捷運工程將臺北市乃至於整個臺灣社會推向現代化社會,而與來自捷運先進國的外國
            工程顧問的學習以及著手從事捷運複雜系統的實作,讓「捷運人」具備整體規劃視野、精準
            施工的能力,也成為了當代臺灣「現代化」的一部分。
                 然而由於捷運科技生活化、政治經濟情勢不可分割的特性,加上臺灣的「捷運人」因為

            當時關鍵技術與知識的缺乏、相較於政治部門的弱勢地位,以及臺灣社會在 1980 到 1990 年
            代的社會變局與特殊的國際政治經濟位置,使「捷運人」定義「現代化」的問題的能力不足,
            許多企圖在利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常遭扭曲,或者僅能在給定的限制條件下解決工程問
            題。不過「捷運人」仍然能夠在過程中達成技術與制度面的開創與創新,或是透過曲折的手

            段使其企圖得以實踐。最後,依照臺灣「捷運人」所具備的科技生活形式內涵,我嘗試提出
            參與、文化以及擴散三個面向的未來科技生活形式的發展可能性,作為我對臺灣「捷運人」
            的期待。

            關鍵詞 : 科技與社會 (STS)、捷運人、臺北捷運、科技生活形式





































            1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askaling@gmail.com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