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9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25
圖 2 純粹政治經濟學的技術分析示意圖
事實上,無論是技術決定論或是純粹政治經濟學的技術分析,都是一種技術工具論的觀
點。從 Winner 的觀點來看,技術工具論會太過於理所當然地將技術落入兩種範疇來思考:
製造與使用。在製造範疇中,只有工程師、科學家等專業人員需要去思考技術問題【Winner,
1986:5-6】,而這也反映了目前臺灣關於鐵路、捷運方面的研究大多針對機電、財務、管
理等專門領域進行技術性的討論,而缺乏具備社會關照且較全面的研究。
而對其他一般人而言,就只需在意使用範疇的問題:一旦技術物的創新出現,人們就只
要將這個技術物良好地使用就好,而研究者的課題,也就是討論人類對於技術的使用良好與
否,將技術物徹底視為一種中性的工具【Winner,1986:5-6】,而不從具體的技術內涵以
及其所處的脈絡進行理解,因此技術物與社會其他部門之間的相互建構也很容易被忽視;就
臺北捷運的例子來看,捷運工程局的許多決策以及執行公務的方式,很容易被化約為技術官
僚意識型態作祟以及決策的失誤,甚至淪為「凱子局」【劉寶傑、呂紹煒,1995】之類的化
約批判。
更甚者,技術工具論將科技視為不證自明、中性的觀點,會導致我們喪失對科技的
想像力,從而產生放任科技自行演化來改變我們生活與社會的消極態度【MacKenzie and
Wajcman,1999:3-27】,一方面對於打破科技黑箱促使常民參與科技建構會有不利的影
響;另外一方面,更會無視像「捷運人」這樣的技術實踐者的技術實踐軌跡,掉入吳泉源在
其臺灣網球拍研究中所述的「根源說」的陷阱:將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全歸因於西方,因而誤
解了技術在不同社會中的創新機制,並且抹煞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技術者的努力【吳泉源,
1999】,因此喪失了從豐富的歷史材料中回顧、建構,像是「捷運人」這樣的技術實踐者的
圖像的框架與話語權。
要能夠克服上述這兩種具備技術工具論色彩的觀點,了解打造捷運過程中的意義以及從
歷史中建立「捷運人」的群像,就應該採取 STS 領域這樣進入技術實踐的過程與現場中,
並且分析技術實踐中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面向的意涵,並且回到打造技術的「人」
身上,才可能回顧一個完整且全面的捷運歷史以及「捷運人」歷史。
三、STS、詮釋彈性、科技生活形式
STS 為一個跨學科,關注科學、技術、工程、知識等議題的學門領域,最大的訴求與特
色,即是注重科技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建構關係,在分析以及處理兩造爭議時力求對稱與中
立,並且將科學與技術的實踐過程視為社會現象,也因此方法論上也認為科技議題應該以討
論社會現象的方式處理,但非常重視進入技術實踐的過程,以及紮實的歷史個案分析。而這
一些特色,正是 STS 足以彌補傳統具有技術工具論色彩觀點的不足與缺漏的優勢。
在本文中我不特別花篇幅介紹各種 STS 的理論與觀點,但我會特別介紹 STS 中兩個給
5
我的啟發,並用以建構「捷運人」概念的分析架構,一個是「詮釋彈性 」,一個是科技生
活形式。
5 「詮釋彈性」是科技與社會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意指技術物本身並不「自然地」具有某種社會意義並且往某
一種方向發展,相反地,同樣物質元素構成、功能相同的技術物,會因為技術實踐者對其詮釋不同,而賦予
不同的意義,而該技術物也因此往不同的方向發展,詳見【Bobrick,1994】以及【西斯蒙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