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2
18 李安如 文化親密與城市認同—全球體系下的臺北捷運
區內的瓶瓶罐罐。到時候捷運站務人員在清潔與秩序的維持上會有著更多的負擔。當然,這
不代表捷運上沒有人喝水、喝飲料或吃東西,而這也不代表網上沒有反對捷運上禁止喝水的
聲音,但是相較之下這樣的聲音為少數。
針對這類事件,如前所述,學者多有批評之聲。然而,無論這些評論從「政治正確」的
觀點出發、聽起來如何吸引人,在理論上卻是不足的。認為臺北居民在捷運上守規矩是專制
政府下直接產物的說法,忽視臺北居民的本體、自主性,因為這樣的解釋沒有將人民對於這
些規範是否必要,或是他們為何願意遵守等答案認真看待。
為了解臺北居民以捷運為榮的心情,必須與他們之前對政府完成這項計畫的決心與能力
的懷疑作比較。1993 年臺北捷運的醜聞以漫畫的方式刊登在美國 Newsweek 新聞雜誌,與臺
灣立法委員惡名昭彰的肢體衝突並列,被認為是國際笑柄。比較之下,臺北捷運在 21 世紀
的今天擁有高度的支持與歡迎度,就如同由糞土變香花般,過程都不是容易的。即使到了現
在,每當捷運到達一個里程碑,像是 2005 年 8 月 13 日乘載人次達到 20 億,2006 年 3 月 28
日臺北捷運系統通車營運滿十週年生日,或是被評為全世界年運量 5 億人次系統可靠度第一
的大眾運輸系統,臺北捷運公司仍無法忘懷木柵線測試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火燒車事件的
景象還歷歷在目,並非因為僅發生在十幾年前,而是人們不斷被提醒他們好不容易才有的成
就的同時,如果任由那些外地遊客的違規行為發生,將可能使他們再次落後。
做為臺灣首都的臺北市與臺灣的其他縣市有著明顯的地區差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雖
然臺灣的都市化最初從南部開始,自從 19 世紀晚期日本殖民引進工業化,都市化逐漸轉移
到北部沿岸地區;在過程中,臺北建立在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蘇碩斌
2005)。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發展開始,臺北市的領先地位再度提升;1950 至 1960 年
代進口替代工業化時期,臺北都會區囊括製造業的大部分,吸引大量中南部鄉村的移民;
1970 年代出口導向工業化時期,成為大量中小企業的貿易中心;1980 年代以來,臺北新竹
地帶成為高科技產業的總部與行銷中心(Hsu 2005)。此外,身為首都與院轄市,臺北一直
以來被中央政府重視,並享用政府的大量資源分配,因此,公共建設發展較好,獲得較多的
社會福利補助,捷運建設只是其中一例。
目前全球的經濟情勢更強化了臺北和臺灣其他地區發展不均等的情形。一方面,捷運完
成與臺灣經濟轉型時間點相當(Lee 2004);同時,「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 成為全球
經濟競爭的角力場(Sassen 2001)。當臺灣自身的產業逐漸移轉到中國與東南亞,身為臺灣
金融、運籌中心的臺北市角色愈形重要。同時,臺北與亞太地區其他城市的競爭也相形加劇
(Wang 2004)。在這樣的、全球經濟競爭的脈絡中,捷運成為臺北城市行銷的一項利器。
當年被廣為詬病的「浪費」行為,如板南線上天花板挑高的車站與寬廣舒暢的站內空間,或
劍潭車站特殊的龍舟造型剎時之間都有了重要的文化經濟意義。
在此背景下,外來遊客不守規矩的行為含有更深的意涵。它不但象徵著臺北市與臺灣其
他地區長期以來不平等的發展關係,更同時代表了現時全球經濟體系下、臺北市作為臺灣金
融中心與亞太區域經濟中心之一地位的提升,及其與臺灣之前以製造業生產為主、但如今面
臨經濟轉型困境的其他縣市間愈加擴大的經濟差距。然而,即使是臺灣目前經濟轉型的主要
受益者,也是捷運族主要的構成份子的年輕、良好教育背景的白領階級也不能免於擔心在全
球競爭中落後,尤其是面對快速崛起的中國經濟帶來的競爭與挑戰。一位近四十歲在傳播界
工作的女性,常到中國出差,針對臺北交通因捷運而獲得改善的情形,半開玩笑、半自嘲地
說︰「臺北當然沒有塞車情形,因為所有的車子都到上海去了 !」她的話明確地反映臺灣對
於全球市場經濟不穩定的深層焦慮。因此,保持禮貌及捷運正面的形象,與臺北人企求在不
確定的全球情勢之下求生存、進而茁壯的努力切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