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48

244          陳建宏、崔澎生、蔡梅影                臺北捷運的第一個超級標工程—捷運中和線 560 標



            ( 五 ) 訂立工程管理架構

                 如何作好工程管理,常是一個資深工程師必須深思之課題。首先,工程師必須確實執行
            合約文件之管控,不可大而化之,僅為符合合約要求,先提送業主核准,未來執行再逐步補
            件,此種作法在一般工程或許較不會差錯,但在捷運工程中就會種下困難的根源,業主基於
            過去的經驗及教訓更應於初期階段嚴格把關,要求承商於初期動員階段即將未來工程執行、
            管理策略予以定案;後續的工作僅是解決困難往前走,不可再回頭檢討執行策略之事項發生。
            1. 工程管理要點 ( 如圖 3 及下列說明 )
               (1)工程計畫之網圖模擬製作:A.主/次里程之訂定,B.土建/機電及機電/機電之界面里程,
                  C. 資源配當分析及最少工作面之工率評估。
               (2) 承包商與業主之組織。
               (3) 承包商組織表之授權內容及職掌,土建 / 機電及機電 / 機電界面之權責單位及授權尤為
                  重要。
               (4) 執行策略及分包策略。
               (5) 依前述 (1) 至 (4) 項,承包商須釐定動員計畫及自辦部分的勞工計畫,確認分包商之技
                  術執行能力,主承商及分包商在合約中之界面分界點,分包商之動員能力及承攬額度
                  不應超出其自辦能力。
               (6) 重要機電設備之設計、製造、安裝及測試時程。
               (7) 土木供料能力,包含供料工廠之供料方式及其相關衛星工廠配合供料方式。
               (8) 品質保證計畫 (QAP) 之制度,包含品管權責劃分及人員配置區分。
               (9) 交通維持計畫 (TMP) 須按全盤區域及細部車站,配合外單位來釐定替代計畫。
               (10) 承包商須提出損鄰處理程序及管制方式。

































                                               圖 3  CC560 標工程管理架構

            2. 分包商管理流程及監控要點
               (1) 基於捷運工程規模龐大,任何承商均須有足夠的分包商協助,始能完成合約工作,惟
                  不良之分包商又常常是工程失敗的原因,故對其之管理不可不慎,且應於分包商核定
                  時即以把關,若俟工作不順時再檢討,恐已失去先機。南工處分包商管理流程,如下
                  圖 4。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