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捷運技術 第39期
P. 232
226 魏道佳 鄭國雄 臺北捷運軌道工程無道碴道床基座施工探討
南港線在執行此項作業後之檢討,此一修整方式無法滿足工程進度,而改採環氧樹脂砂漿做
為高程調整材料進行整個路線的基座承載高程處理,藉由此項材料以壓漿方式達到基座平整
度及高程控制的目的。大區段為填且工法並不再當研磨完成後,基座承載面修整成果係採以
400mm角鋼做為量尺,以厚薄規0.5mm厚度做為量具,以隨機抽驗方式進行平整度量測。以
上相關作業與檢驗如圖12所示,由左而右為環氧樹脂填補作業、填補完成外觀、磨石機研磨
基座承載面、掌上型砂輪機研磨承載面、400mm角鋼量測承載面平整度、基座承載面修整完
成外觀。
圖12 基座承載面處理過程
(五) 工法優劣
軌道基座施築採用bottom up及top down兩種工法施作,無論模具設計功能、構造、成
本、使用便利性、組合拆裝速率、施築長度延伸性及人員訓練成熟期等各有其特色,根據現
場觀察以模板組合便利性、高程控制與量測及其構件配置設計、搭配灌漿方式等比較兩種工
法的優劣點如表5。
表5係針對以鋼框模系統模具以下由上控制的bottom up工法及採鐵馬模具由上而下控制
的top down工法為代表,說明不同工法之優劣點。若為獲得高品質與高精度的軌道基座,以
整個基座施築作業可循環性地施工角度探討,則有以下數項應予事先規劃配置或需特別留意
之作業細節:
1. 混凝土料輸送
(1) 料源運送路徑及灌漿管路配置路徑
無論採用bottom up或top down工法,輸送混凝土料的運送路線及地面開口與應先行規
劃,尤其開口更需事先與沿線土建標協調取得,以縮短混凝土料源運送時間及降低灌漿管
路配置過長引致塞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