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32 捷運高架橋梁結構設計與施工
P. 57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第三章 高架橋設計規範





                             設計應考慮能產生最大應力及變位之距離之外,列車在故障時,可能需要由另

                             一列車或維修車來推進或拖拉。此情況所產生的載重亦應列入設計考量。
                           2. 電聯車車輪縱向加速載重(L2L)

                             雖然加速率與煞車率在列車之阻力下是一致的,但在正常情況下,加速時所引
                             起的載重,是大於煞車時所產生的載重。異常載重則指因車輪阻塞(即車輛由
                             於機械故障而無法轉動)所引致的載重。

                             應注意上述之異常載重是由一個阻塞車軸中之兩個車輪產生之載重,在設計每
                             一列車載重時,僅須考慮一個阻塞車軸產生的異常載重,其他車軸載重仍以正
                             常載重計算之。

                           3. 電聯車車輪垂直衝擊力(L2IV)
                             電聯車車輪垂直衝擊力(L2IV)依(a)單跨結構及(b)連續跨度結構分別計
                             算之。

                           4. 電聯車車輪水平衝擊力(L2IH)
                             考慮電聯車運行時搖擺產生電聯車單側導輪之水平衝擊力(L2IH),其力量為

                             電聯車車輪垂直載重之 10%。
                           5. 電聯車車輪離心水平力(L2C)
                           6. 車輪阻塞時所造成之異常側向力(L2S)

                             因車輪阻塞而對高架導軌結構所產生的扭矩
                     ( 二 ) 構件載重(L3)

                                構件載重僅適用側牆之設計及高架導軌橫斷面之設計。作用於導柱底版上的
                           力係直接透過絕緣體傳遞,包括:
                           1. 電聯車車輪不平衡加速垂直載重(L3V)-軌道版

                             電聯車載重在曲線段上,因不平衡加速所造成之垂直載重於設計時,應予以
                             考量。
                           2. 垂直衝擊(L3I)-軌道版

                           3. 作用於側牆之垂直載重 (含衝擊)(L3SV)-側牆
                           4. 高架導軌梁版上集中載重(L3SP)-側牆
                             承載捷運電聯車之版結構的設計,應能承受平均分布在 0.3m×0.3m 正方形面積

                             上 100kN 之集中載重。
                           5. 縱向載重(L3SL)-側牆

                           6. 離心力及搖擺力之組合橫向載重(L3ST)-側牆
                             橫向載重應包括不平衡加速(離心力)及車輪阻塞時所產生的載重。
                 三、電聯車活載重-高運量

                     以臺北捷運系統之高運量標準電聯車為例,標準電聯車之車軸間距、車軸載重及車廂間

                 距等標示於圖 3-3-2 中。每一車軸包含二個軌距間隔 1.435 公尺之輪孔,每一列車包括六節
                 車廂。除另有規定者外,應以該標準列車之載重做為應力及撓度計算之依據。



                                                           39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