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捷運技術 第47期
P. 22
16 王昌昀、蘇瑞育、蔣定棟 BIM於捷運車站生命週期應用
一、前言
臺北捷運於1988年起開始新建,從初期路網擴建至現在的後續路網,服務水準從軌道運
輸標竿聯盟(Nova)提升到國際地鐵聯盟(簡稱CoMET),臺北捷運從設計到施工已累積相當多
的經驗,捷運車站從設計規劃到施工營運的周期比以往縮短不少。而在這期間,建築營建產
業發生了產業性的革命-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BIM涵蓋
幾何學、空間關係、地理資訊系統、各種建築元件的性質及數量,同時可展示整個建築生命
週期,包括了興建過程及營運過程。建築資訊模型應用效益相當多元,更重要的是能為業主
節省工程成本及縮短工期。世界各國紛紛頒布BIM標準,新加坡更率先使用BIM建照審查作
業,這股旋風從國外影響到國內建築營建產業。
捷運站體設計使用BIM軟體進行三維設計,初期是由國內工程顧問公司先行嘗試,後由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在捷運萬大線委託技術服務設計標中提出BIM建置規定,為政府機關
首次明文要求設計標案需以BIM設計及交付成果,是台灣推動BIM的重要里程碑,後續影響
政府部門在眾多大型公共建設中導入BIM作業,以至於台灣目前BIM發展可以用遍地開花來
形容。
圖1 臺北捷運萬大線LG06站BIM模型
二、BIM建築生命週期應用
BIM的應用初期是以設計應用為導向,由傳統二維空間設計轉向三維設計,更重要的是
其描述三維空間的資料,其資料可被擴充其他資訊,如材料、施工進度、數量等資訊,經
過資訊開發可延伸至施工至營運階段應用,其適用範圍含括了建築營建的全生命週期,已
超乎當初所預估的價值,經統計,BIM為美國建築設計業帶來的淨收益和投資報酬率(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保守估計超過35%以上,特別是在建築生命週期越後期所發揮的效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