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捷運技術 第47期
P. 2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47期 17
高,但大部分的業主尚未意識到BIM能為自身營運及維護效益有重大的影響。
提到建築全生命週期,就必須提到另外一個面向-基礎發布綜合項目交付(IPD,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美國建築師協會(AIA)以BIM為基礎發布IPD的交易模式,將人
員、系統、業務結構及實踐整合到一起的工程交易模式,這種交易模式貫穿整個建築生命週
期,可以結合各相關團隊的智慧及經驗,對專案進行最佳化,減少工程浪費,更有效率地完
成既定目標。在IPD的交易模式下,由專案各項主要相關成員,如開發商、建築師、專業技
師、施工廠商、分包商甚至營運團隊,在專案早期就介入其中,透過IPD的合約關係,團隊
成員的風險和利益一致,能有效節省工程費用、工期、降低風險及共同分享利益,相當適合
大型工程項目及統包案。在國內環境要突破傳統契約關係,重新建立利益分享的IPD團隊是
有一定的困難度,但是IPD的概念同時以BIM來執行專案,在一般統包案仍是有機會執行IPD
概念,並得到效益。以圖2來看,傳統設計流程在施工階段設計變更所必須付出的成本是相
當高的,若能在設計階段以BIM整合統包團隊,這時候設計方案還在擬定過程就能避開施工
風險,找尋最佳設計方案,所以,在專案早期導入IPD模式便能有效降低工程營建成本。
所以就上述論點來看,BIM不能僅僅歸類為工具軟體的使用,BIM是一種新的工程作業
模式,會影響各專業設計人員的設計方法,影響業主審查作業的模式,也影響各角色參與專
案的順序。對業主而言,要享受BIM的好處,必須深刻了解每各角色參與的深度,在合約中
重新安排每個角色的權利義務,如此,專案推動BIM的成功機率相對會提高許多。
當然BIM的基礎仍是BIM設計軟體,目前符合BIM定義的軟體及延伸性分析應用的BIM
軟體眾多,而各家軟體的檔案格式也不盡相同,檔案之間的轉換標準大致依循IAI組織(the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所建立的標準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目的
在於建築全生命週期中提升溝通、生產力、時間、成本及品質,為全球的建築專業與設備專
業領域(AEC/FM)的資訊共享平台,建立一個普遍定義的基準。IFC格式雖普遍被各BIM設計
軟體所支援,以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並非所有的建築模型類別都能被IFC格式所定義,所以
在格式轉換過程中,模型丟失的情形仍是偶爾發生。
圖2 IPD/BIM導入改變傳統作業流程
圖片來源:Patrick MacLeamy AIA/H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