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捷運技術 第46期
P. 22
16 鄭國雄、黃荻昌、吳政育 一段共好團隊在地故事的回觀與映鏡—組織永續國家標準CNS12684 (ISO 9004) 的標竿案例
程中,則需要更多的場域與修為以利大家進行標竿學習,讓共好團隊理念得以成長與茁壯。
透過故事我們了解了這群工程專業者們,如何孕育他們的共好意識,如何型塑他們的共好環
境,而在回觀中,我們需去明白與映鏡的是,這一個共好團隊故事所處的場域特質、組織文
化底蘊和其所型塑成的工作環境。在此回觀中展望未來,在諸多所看見的意象中,究竟映鏡出
甚麼樣的未來意象,這都是「共好團隊內涵與永續通則」內文中所想嘗試探索與比對的對象。
本文案例故事是一在地實踐共好精神的主導故事,相對官僚體制強調縱向支配、忽略而
滋生弱化整體協力的現象,中工處的共好故事確實是難得的。因為工程處、施工廠商與市民
往往在彼此角色扮演之間,難免因為衝突容易滋生傷及對方等等的情境考驗,而這時候就是
「共好精神」的好處發揮之所在。因為「共好精神」的培育,足以創造多元立場但又存有相
互溝通、彼此協調的信任氛圍,因此對於凝聚組織同仁與加強和廠商、市民的合作三贏,多
有其微妙的正向影響與集結利益。
所謂「態度(信念)決定高度」,尚書有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
欲,天必從之。」共好精神乃是組織同仁、組織間分工合作及組織內外顧客的期盼,鄭前
處長曾對共好精神的中心價值提出四句感言:「有情有義、共創價值,志同道合、共用共
好」,此可被視為共好團隊的中心價值觀(圖21),就如圖1組織核心能力所示,中心價值
觀乃組織的真實中心。至於其得以實踐與實現的成就條件,則端賴認識共好團隊其正確的內
涵,繼之成就共好團隊成功運作場域——尤其是組織領導人的以身作則、參與夥伴的堅持信
心,以及善用標竿學習工具等。
(一) 認識、理解與納受共好團隊的正確內涵
而就以組織發展具體工具與方法而言,共好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一種,是一種以團隊成
員共好與共創社會(市民、社區、國家、地球、世界)共好為核心願景的團隊。因此型塑共
好團隊,需將其兩個特質給顯現出來,其一為學習型組織,其二為善德(知德合一)組織。
學習型組織乃由彼得。聖吉所創建,而晚近彼得則探討善德組織,包括概念篇與實踐篇,前
14
者為「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 ,後者為「必要的革命―個人與組織如何共創
15
永續社會」 (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以下先簡介學習型組織,繼之再就善德組織的正確內涵扼要說明,詳細部份則請參考相
關論著:
1. 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乃彼得。聖吉早期曾提出且倡議的共創願景組織,指通過培養彌漫於
組織上下左右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柔性
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永續發展的組織。該學說的中心主旨,就是要將權力結
構扁平化,分散組織中領導力的角色,讓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為了共同價值與目標主動
學習,創造自己真正想要創造的東西,使人與組織共同發展。彼得。聖吉他不希望員
工只是組織中的一顆小螺絲釘,他想要消弭大家把組織看成一台機器的觀念。相反
地,他希望大家把組織看成活生生的有機體,在這樣的環境下,各層級的員工會不斷
面臨學習的挑戰,並且找到工作的最佳方式。他們會是主動的參與者,而不只是接受
命令的機器人。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對工作產生熱情並對組織全心投入,他們會以此
14 英文原文名稱為「Presence: An Exploration of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5 英文原文名稱為「The Necessary Revolution:How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