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捷運技術 第45期
P. 67
響。
(5)風險自留原則(Acceptance / Retention):風險自留表示專案團隊己決定不打算
為處置某項風險而改變專案計畫,或者表明他們無法找到任何其它對應良策。主
動地接受風險可包括制訂一套萬一發生風險時所準備執行的應變計畫。被動地接
受風險則不要求採取任何行動,將其留給專案團隊,待風險發生時隨機處理。事
先制訂應變計畫可大大降低風險發生時採取行動的成本。
6.風險溝通與交流
工程風險管理實施中,可由建設單位組織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制定相關的管理
體系,需定期進行風險溝通與交流,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強化風險管理責任。
7.風險登記與檢查
為了對工程全生命週期內的風險實施全過程管理,座建立風險登記方法,重點紀錄
各項風險發生的單位元工程名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風險等級、風險控制對策及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45期 59
風險處置措施,對於重大風險應編風險緊急應變措施。同時,風險管理實施中應注意
發展風險檢查,實施動態風險管理。
風險溝通與交流
風險定義與範圍 風險辨識 風險評估 風險分析 風險處置
1.管理目標 1.風險因素 1.風險發生機率 1.風險等級評定 1.風險處置、緊急應變措施
2.劃分單元 2.風險事故 2.風險事故損失 2.風險排序 2.風險監測、追蹤與紀錄
3.建立標準 3.風險篩選 3.風險評估方法 3.風險決策 3.風險責任主體
風險登記與檢查
圖2 風險管理一般流程
圖 2 風險管理一般流程
(五)全生命週期工程專案風險管理
工程的生命週期一般皆定義為工程完工後結構物之使用年限,然工程的全生命週
(五)全生命週期工程專案風險管理
期則應從規劃階段即開始,經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至營運階段結束,以捷運工程
工程的生命週期一般皆定義為工程工程完工後結構物之使用年限,然工程的全生命週期
為例,依PMI的理念可先概分為圖3 的流程,本文其後再針對各階段之流程進一步
則應從規劃階段即開始,經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至營運階段結束,以捷運工程為例,依 PMI
探討風險管理的架構與內容。
的理念可先概分為圖 3 的流程,本文其後再針對各階段之流程進一步探討風險管理的架構與
內容。
�
� �� �� �� �� ��
� �
� �
� �
殘餘��
�
� �
11
� � � � �� �� �� �� ��
� � � �
�
� 殘餘��
�
�
� �
� � � � �� �� �� �� ��
� � �
� �
殘餘��
� �
� � �� �� �� �� ��
� �
� �
圖3 專案工程風險管理之流程
�、捷運工程風險管理
臺北捷運工程自民國 75 年開始,至今已有 20 餘年歷史,早期本致力於制度之建立,並
參照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之施工管理制度,發展出適用於我國人習性之各種管理規章,經
過長期實際執行,並不斷的修正後,所有針對捷運工程之管理程序,已經發展成為 ISO 驗證
的 QSOP,建置於捷運局企業網站上,供全體同仁可隨時上網查閱參考,且早期以先進國家工
程人員為總顧問引進許多優良的制度,所有的管理模式亦因不斷的修正改良,早已成為國內
工程界之標竿翹楚,但對於風險管理而言,雖其精神皆以涵蓋在各種設計文件或施工規範中,
而實質上的規範管理則仍處於起步階段,從民國 98 年由總工程司已召集本局各局處進行風險
管控之研討,作者現藉由本文來闡述捷運工程之專案管理,由於本身才疏學淺,若有謬論或
疏漏之處,請各專家學者多與包涵及不吝指正,以下就規劃階段至營運階段分別闡述:
(一)規劃階段
基本上捷運工程之規劃可回歸至大眾捷運法第 11 條及第 12 條之規定,其規定如下:
第 11 條 (大眾捷運系統規劃應考慮之因素)
大眾捷運系統之規劃,應考慮左列因素:
一、地理條件。
二、人口分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