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捷運技術 第34期
P. 182

172               林敏朝  曾惠斌  劉慶尚  張鈺輝  激勵關係人態度,提昇價值創新

                 這裡所稱的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及意向等成份,其特性並非來自遺傳而是隨後天環境
            的變化而自然形成的;態度的對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物、團體、制度…等等,一
            旦對某一對象形成特定態度,除非條件有新的變化,否則該特定態度將會持續一段相當長久
            的時間!因此,透過適當的措施使價值工程團隊利害關係人朝正向態度轉移,是推動價值管
            理的必要工作。

                 就心理學的理論,激勵是指持續激發個人動機的心理過程,也就是透過激勵,使個人因
            某種內部或外部的刺激影響,在預定行為的情境中儘量甚至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狀態。有效
            的激勵手段必然是符合個人心理和行為的客觀規律;不符合個人心理活動、客觀規律模式的
            激勵措施,就不會達到激發個人積極性的目的。心理學家 Skinner(1)透過實驗室中動物的行為
            來解釋人類的學習行為,認為學習新行為的基本法則對所有的個體皆然,主張人們對任何情
            境或在任何刺激下,都有一組可能反應,並且會做出能獲得增強或得到獎賞的行為(制約理
            論:刺激-反應)。從外在表現上觀察,價值工程的推動:依團隊目標的設定、領隊在價工推
            動過程中,透過一些管理措施,激勵手段的應用 (實質上即是刺激),刺激、誘發進而引導價
            值工程利害關係人的行為,正是如此行為反應。對此等現象我們可以表達為:

                             刺激(S)→個體→反應(R)……1

                              (stimulus)          (reflex)


                 這說明了激勵過程,刺激、個體及反應等三類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刺激變數指的是影
            響個體反應發生的刺激條件,包括自然與社會具有變化或可控制的環境刺激;個體變數指的
            是個體對反應有影響的特性,包括了被激勵者本身具有的特性如性格、動機、內驅力強度等;
            反應變數指的是刺激變數與機體變數在行為上引起的變化。需要和動機都是屬個體變數,行
            為是屬於反應變數,外界目標是刺激變數。以上之關係亦可以以下方程式[4]表達:

                 行動係數  R=F(S)

                 一般而言,動機的反應過程模式可以表示為:刺激引起需要,需要引起動機,動機引起
            行動,行動又指向一定的目標。換句話說,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在某種動機的策動下,
            為達到特定目標的活動,此等人的行為的模式可以圖 1 表示:


                              刺激                  個體                動機
                                                                                      目標
                          (外在因素)                (需要)              (內驅力)



                                                  圖 1 人的行為模式[3]


                 根據心理學家發展之公式 1,刺激、個體態度及反應行為具有下述特徵:
                        刺激                       態度                          反應
                 外界刺激的變量:           →    態度是中介因素,            →     反應變量:
                 如個人情況、團隊                有三個成份:                    情感的語言反應、
                 問題及社會問題等不               情感、認知、價值觀                 認知及觀望的語言反應、
                 確定因素。                                             外顯反應如行為語言反應。

                                            圖 2 態度刺激的內在結構特徵[3]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