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7 捷運結構工程實務
P. 269
第六章 耐震設計與檢核
ZICW
V =
1.4α Fu
y
而上式亦可解釋為極限地表加速度(ZICW)除以韌性容量(1.4α Fu)。如前述之說明,
y
若將捷運地下結構比照地上建築物之設計方式,考量結構系統地震力折減係數(Fu,一般而
言 Fu ≧ 2.0)及鋼筋混凝土依強度設計法設計時之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α =1.5)因素
y
索引置之韌性容量,MDE 及 ODE 可分別放大如下:
MDE:αy=1.0,Fu=2.0
0.23g×(1.4αyFu)= 0.23g×(1.4×1.0×2.0)=0.64g
ODE:αy=1.5,Fu=2.0
0.14g×(1.4αyFu)= 0.14g×(1.4×1.5×2.0)=0.59g
因此,捷運地下結構至少可抵抗極限地表加速度為 0.59g 之地震。
三、以實際分析例來研析崩塌時之地震力
為進一步瞭解車站標準斷面之韌性容量有多大,依設計規範之載重及載重組合設計完成
一車站標準斷面,並儘量考量韌性設計所需剪力鋼筋配置之基本韌性需求,將此完成設計之
車站標準斷面再施加地震力載重,依據電腦程式之評估結果顯示,當承載 3.0 倍之 MDE 地
震力作用時,車站站體產生第一個塑鉸而開始降伏,若增大到 8.1 倍之 MDE 地震力下,車
站站體會崩塌。
如上所述車站標準斷面之韌性容量 R 為 3,允許韌性容量為 Ra 為
Ra = 1 + (R-1)/2.0 = 1 + (3-1)/2.0 = 2
即降伏地表加速度 a 為 2 倍 MDE(約 0.46g),而崩塌地表加速度則為
r
a = (1 + √(2×Ra-1))×a = (1+√(2×2-1))×0.46 = 1.26g
c
r
即約達到 5.46 倍 MDE 之地震力作用下,車站站體才會崩塌。
四、以分析模式及實際完成結構體來研析極限耐震力
一般而言,結構設計完成之設計強度會比實際所需之強度還來得高,以下就幾方面來
說明:
( 一 ) 以結構分析模式而言
由於結構分析通常是以數值模擬之方式來進行,但數值模擬有其限制,故實
際結構行為與模擬結果有其一定的誤差。設計者為求設計結果安全,在做結構模
擬時皆以較保守之模式來建立分析模式。
( 二 ) 以斷面配筋而言
當結構模式建立後即進行結構分析,並以分析結果進行配筋,此為理論配筋
量,但鋼筋斷面為定值,故設計者需以最接近理論配筋量之整數倍鋼筋做為實際
配筋量,而兩者間之差值即為安全餘裕。舉例而言,假設一樑斷面作應力分析後
2
2
所需之理論配筋量為 8.23cm ,若使用 D16 鋼筋(斷面積 1.98cm )來配置,四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