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捷運技術 第52期
P. 74
70 陳建仁 對營運中車站轉乘連通之施工規劃—以南京復興站為例
(五) 地下轉換層開挖區域之擋土設施閉合後,移設施工圍籬至路口東西兩側道路中央,進行
土方開挖(4層)及架設H型鋼內支撐系統(3層),開挖完成後接續進行結構體構築。
圖4 南京復興路口20宮格交維劃分情形 圖5 高架橋下限高區排樁施作情形
圖7 潛盾隧道設置球狀石墨鑄鐵環片
圖6 南京復興路口開挖階段交通維持
三、營運中車站出入口改建之施工規劃
南京復興站松山線與文湖線轉乘廊道自南京東路與復興北路交叉路口轉東北慶城街方
向,緊鄰營運車站邊穿越原有地下電梯機房後,爬升至位於3層樓高度之營運大廳層,必須
將文湖線車站唯一出入口拆除大部分範圍,增建轉乘廊道與營運中大廳銜接,施工條件嚴
苛,必須克服以下困難:
(一) 原有文湖線出入口設施拆除範圍甚廣,包括地下電梯機房、厚度近1公尺連續壁及厚度
60公分內牆、地面層引導標誌設施、花台、無障礙斜坡道、局部出入口平台、夾層出入
口全部雨庇(天窗)、局部樓板、局部穿堂層鋼筋混凝土外牆、樓板、門窗、天花板及
屋頂電梯昇降道頂版、局部外牆金屬包板等。
(二) 慶城街於捷運文湖線出入口設置完成後,形成囊袋地形,增設地下廊道及基樁位於慶城
街出入口兩側狹窄通道,施工動線不良,僅慶城街可供施工車輛出入,其餘3側均未臨
道路,鋼結構吊裝動線不佳,而且需維持鄰近之兄弟飯店地下停車場出入,部分施工作
業僅能安排於非捷運營運時段(凌晨1~5點)進行,施工時間受到嚴重的限制與壓縮。
(三)必須維持旅客足量進出空間動線,不能影響車站營運及旅客安全,包括降低施工噪音、
震動、粉塵,並維持捷運系統營運穩定性,包括供電、號誌、通訊(含廣播及監視
器)、消防、照明、供水、排水、電梯及電扶梯等系統均必須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