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捷運技術 第52期
P. 64

60                            毛夢卿、高玉瓏  松山線各車站建築設計簡介



            術」兩大類型及表現方式,展現於街面車站出入口、通風口及穿堂層與月臺層等公共空間,

            塑造出現代都會生活與捷運系統之人文氣息;依此,松山線各車站建築裝修可歸納以下之發
            展模式:
                 1. 能為捷運車站空間與乘客屬性間之特殊性。
                 2. 能與車站服務圈自然及人文環境相融合。
                 3. 能塑造車站識別意象及自明性。
                 4. 在視覺、行動或心靈上能與乘客形成互動。

                 5. 能激發乘客視覺上之想像力,展現藝術及空間的魅力。



















                           圖2 南京三民站月台層                                   圖3 松江南京站穿堂層

            (二) 建築造型之目標及處理手法:
                 捷運松山線各站之建築設計,依所在區域環境、人文背景,提出吻合之創作主題與公共
            藝術整體概念發展,在規劃設置之初期望達到的目標可歸納為:
                 1. 整合廣義及狹義公共藝術,落實主題構想,對於地面突出物,週邊景觀、藝術座椅、

                    室內設計,天地牆及照明等相關工程範圍,以連貫的設計語彙落實主題構想,呈現全
                    線整體風貌及車站週邊環境氛圍。
                 2. 地面突出物、站體週邊景觀、藝術座椅、照明系統、人行動線、街道情境等皆為形塑
                    都市環境的要素,彼此相互影響,所以建築造型的整體規劃,以都市設計的觀念為基
                    礎,由宏觀而微觀,做為各車站與突出物發展設計之原則。
                 3. 由確立之主體訂定設計時須依循的設計規範及準則,使在設計過程中能與主題緊密結
                    合,同時注意公共安全及維修保養問題。

                 4. 創造車站特色,展現週邊環境及地區風貌,本線穿越之區位屬性相異,各個區位皆有
                    其特殊的環境背景,屆由公共藝術與所處之都市環境相結合,呈現屬當地之場域意涵
                    及人文風貌。
                 5. 將藝術氛圍帶入都市涵構及民眾日常生活中,提昇市民藝術素養及都市空間品質,站

                    體藝術化的處理方式將公共藝術與都市涵構相互結合,創造出具藝術化的都市風貌。
                 至於車站室內裝修設計主要以公共區為設計重點,將公共藝術融於室內裝修中,並考量
            乘客動線、視覺及步行速度等因素,再以裝修手法表現部份之公共藝術,二者相輔相成,創
            造流暢且賞心悅目之視覺景觀。對於室內裝修設計構想則分為空間意象、模具系統、色彩材
            質、維護管理,對於裝修材料之選用,除考慮材料耐久性外,安全、美觀、防火、貨源及更
            換容易度等均列於考慮之內,有關地坪、牆面及天花之設計,也會藉由材料、顏色、燈光及

            附屬元件等之搭配,提供乘客安全、舒適乘車空間,營造車站的整體意象。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