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捷運技術 第52期
P. 63
捷運技術 第52期 59
一、前言
捷運松山線由西門站到松山站,可稱由鐵路長途運輸為主要發展的都市中心「西門商
圈」接續至另一副都心「松山車站商圈」、由傳統布莊到五分埔的流行成衣街、由中華路西
門町及圓環市集到饒河夜市,捷運松山線見證著不同世代消費經濟活動的變遷;在都市新面
貌不斷地改變,新舊交替時空的轉折處,捷運松山線車站帶來的是聯結記憶的端點,也是編
織未來想像的起點。
本路線7座車站均位在臺北市內,因各站區位環境及車站負擔的運輸功能並不相同,在
基地背景、環境條件、設計組織架構等皆有其特點及代表性意義下,各座車站之建築設計也
依據其歷史文化之不同,展現出兼具地方特色及認同感之新運輸形式及新的都市生活場域。
二、全線建築規劃設計理念及構成
捷運松山線接續新店線自西向東延伸,全長約8.5公里,自板南線西門站起往北經中華
路、塔城街過鄭州路後轉天水路繼續往東連接南京西路及南京東路一至五段,稍微偏向東南
後轉入八德路四段至臺鐵松山車站後站廣場止,共設置北門站、中山站、松江南京站、南京
復興站、小巨蛋站、南京三民站、松山站等七座地下車站,其中中山站、松江南京站及南京
復興站分別與淡水信義線、中和新蘆線、文湖線交會轉乘,北門站可經由地下通道與臺灣桃
園國際機場捷運線臺北車站連接,松山站則與臺鐵松山火車站銜接轉乘,可視為本市之重要
的交通運輸路線。
圖1 捷運松山線路線示意圖
(一) 建築規劃設計之處理模式及發展原則:
鑑於捷運車站主要係提供瞬間大量乘客之進出,動線規劃應儘量簡單明瞭、空間配置模
距及系統化設計為最基本之考量要素,相對該等要素亦需考量在建築造型上,所以捷運機能
性需求首重於一切,交通系統建築的設計理念及造型也是與一般公共建築物之思考方向有這
些許的差異。
松山線車站之建築規劃理念,主要就各站所在之位置、人文歷史條件、地理及環境背景
因素,掘取其特色提出「主題意象」,且於整體設計規劃構想之初,在公共藝術策劃下,配
合於基本設計階段與建築師共同討論,並結合景觀、標誌等設計以「廣義及狹義之公共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