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6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59
藉前四分之一世紀前輩先進的經驗,從技術上進行跨領域學習與整合、從政策上加強與市
政建設結合,今後應加強與都市發展、文化建設、交通發展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建設,以創
造都市美好市民幸福的境地,一種文化捷運導向的躍昇都市。
在此世代銜接階段,我們思考還可以做什麼,應看重的是甚麼,城市就會朝該方向發
展,展現出城市優質特色。本文初次提出彰顯文化場域的文化捷運文明(Culture-MRT)之
中都市環境與美質場域的倡議,至於和都會土地整體發展的 TOD 都市再生(TOD-MRT),
以及落實「永續公共工程 - 節能減碳政策」的綠捷運文明(Green-MRT)等相關論述,則留
待適當時機再邀請專家學者專文分享。
臺北捷運在過去 25 年的歲月裡,在各階段許多專業人士不斷的付出與投入,有了豐喜
的成果。我們除應為我們改變及帶領一個城市進入不同世代的成就自己鼓舞肯定外,今後,
在面對市民更細緻的成長需求中,如何傳承臺北捷運美德,如何創造捷運旅客更多的幸福
感,確實面臨更艱鉅的挑戰。不過也再次提醒我們需在傳承交通捷運的同時,勿忘了好好
為三個新的使命開創文化捷運、節能減碳捷運、都市再生捷運等作好準備,藉由前一代奠
定的根基下,以茲下一代再次開展新文明捷運,而讓子孫享受我們的建設,一代接一代的
持續精進。
參考文獻
1. 賀陳旦、張淑娟(民 87),首都捷運的角色與功能定位,1998 捷運與臺北研討會 - 捷運
之經營管理與人文藝術論文集,民國 87 年 10 月 1~2 日。
2. 喬納森.巴奈特(1983),開放的都市設計程序,「交通,都市的動脈」,尚林出版社。
3. 洪如江(2012/4)「土木工程與文化」,土木水利,第 39 卷第 2 期,頁 46-64。
4. 李安如(民 102)「文化親密與城市認同―全球體系下的臺北捷運」,捷運技術,48 期。
5. 黃令名(民102)「通往『現代』之後?―臺灣捷運人的誕生及其未來」,捷運技術,48期。
6. 洪如江(民 102)「城市文明躍昇的傳奇―臺北捷運系統」,捷運技術,48 期。
7. 葉昭甫(民 102)「巴黎地下鐵藝術案例與省思」,捷運技術,48 期。
8. 洪如江(2007)「工程與城市文明」,土木水利,第 34 卷第 1 期。
9. 黃荻昌(民 96)「從歷史步道中看見臺北捷運」,捷運技術,37 期。
10. 黃荻昌(2008),臺灣鐵路發展經緯―從歷史軌跡看臺灣鐵路成長,2008土水年會研討會。
11. 李文彬、黃荻昌、黃宇新(2012/4)「土木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案例及省思―以溪湖糖
廠糖鐵意象規劃為實作例」,土木水利,第 39 卷 2 期。
12. 黃荻昌、簡佑承(2013/8)「臺灣陸路交通 1895~1908 建設事業發展史」,土木水利,
第 40 卷 4 期。
13. 鄭國雄、黃荻昌、吳政育(民 101)「一段共好團隊在地故事的回觀與映鏡―組織永續
國家標準 CNS12684(ISO9004) 的標竿案例」,捷運技術,46 期。
14. 蕭新煌(民 91),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灣大轉型的歷史與宏觀紀錄,立緒文化
公司。
15. 蔡輝昇 (2013/10),臺北捷運節能之策略與推動,2013 綠色運輸、觀光與節能減碳研討會,
開南大學。
16.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民 96),捷運文物之典藏與管理專輯,捷運技術,3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