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5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65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261
( 九 )90 年代中期的自然系設計風格
繼 1977 至 1992 年的文化活力計畫,1992 年巴黎捷運公司宣布啟動第二階段 15 年的「文
化活力計畫」,繼續將巴黎地下鐵藝術化,與前期計畫不同的是,新的計畫以更開放的國際
競圖方式邀請全世界的藝術家參與,為巴黎地下鐵帶來多元、更充沛的文化活力,其成果正
在新的世紀裏一步一步呈現中,值得臺灣的公共藝術界注意。
上個世紀 80 年代末,為提供塞納河左岸托比雅克特區 (ZAC de Tobiac) 開發計畫,規劃
14 號地下鐵連接至特區內的法國國家圖書館站,此站乃是密特朗總統時期推動的重大地標
建設之一,在通車後此站命名為密特朗圖書館站 (Bibliothèque François Mitterrand)。它的月
台門採圓弧貼近車廂的透明隧道造型,一方面現代感十足,另一方面讓視覺上封閉的車站顯
得更為寬敞,如圖 17 所示。
然而,這條地下鐵最大的特色,是里昂車站 (Gare de Lyon) 的建築師尚皮耶.瓦思與柏
納.柯恩 (Jean-Pierre Vaysse & Bernard Kohn) 共同合作,徹底扭轉地下鐵車站的蒼白與冷漠,
利用透明天井將自然陽光引進深達 25 米的地底車站,並在車站裡設置綠色植栽花園,再加
上仿自然光的人工照明補強,讓地下鐵乘客彷彿在地面開放公園綠地裡悠閒上下列車。此類
「自然系」地下鐵的新嘗試果然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當車輛從隧道中駛進車站時,放眼望
去皆是綠意,更是令人心曠神怡,見圖 18 所示。透過此規劃手法,的確把地底下的車站經
營得可比擬地面公園綠地,讓地下鐵乘客重獲尊嚴與人的待遇。此線的綠色創意讓我們相信
地下鐵車站未來除了傳統的公共藝術設置之外,也會更具有生命力,更有綠色概念,更呼應
都市居民對自然環境的渴望。
圖 17 14 號線的密特朗圖書館站 (Bibliothèque François 圖 18 里昂車站 (Gare de Lyon) 的自然系綠意空間
Mitterrand) 車站
( 十 ) 跨世紀的地下鐵設計新概念
2000 年,面對另一個世紀之交,為了紀念地下鐵一百周年,也為了呈現新世紀巴黎的
新風格,巴黎捷運公司邀請當代藝術家尚米歇爾.奧特尼耶 (Jean-Michel Othoniel) 為地下
鐵一號線的大皇宮站 (Palais Royal) 站設計一個嶄新的出入口,這個新車站設計被稱為「夜
貓族的涼亭」(Kiosque des Noctambules),它包含由七種不同顏色 ( 紅色、琥珀色、黃色、
水晶、藍色、青色及紫羅蘭色 ) 所組成之鋁鑄及 800 個大玻璃珍珠球。這些珍珠乃是由知
名的義大利工坊 Salviati de Murano 所製成。此設計彷彿代表 21 世紀巴黎越夜越美麗城市的
四射鋒芒,充滿一出場就要搶盡風頭的自信,見圖 19 所示。這是百年紀念慶祝活動中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