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64

260                             葉昭甫        巴黎地下鐵藝術案例與省思



            de Sorbonne) 在內等許多高等學府,為彰顯這個區域的氣質,巴奈爾於此拉丁區的區域鐵路
            RER 車站,聖米歇爾 - 聖母院 (Saint-Michel-Notre-Dame) 的月台穹頂以馬賽克 (Mosaic) 藝術
            鑲入 46 位與拉丁區歷史有關的法國歷代名人的簽名,讓旅客一抵達這一站,立刻在腦海裡
            回憶勾勒起法國的文化史,見圖 14 所示。





















            圖 13  克努尼 - 索邦 (Cluny-La Sorbonne) 地下鐵車站          圖 14  聖米歇爾 - 聖母院 (Saint-Michel-Notre-Dame)
                                                                     的區域鐵路 RER 車站
            ( 八 ) 法國大革命後的兩百年 (1989 年 )

                 為紀念 1989 年法國大革命兩百周年,巴黎捷運公司更以全國競圖方式來為地下鐵的公
            共藝術設計注入新概念與新活力,其中評選出的兩件作品就頗受好評。其一是地下鐵一號線
            的協和廣場站(Concorde),這是巴黎市重要地標之一,建築師法蘭西斯.席恩 (Francoise
            Schein) 以印有藍色字母、標點符號與數字的 4400 塊白色布隆杰鑽石陶片 (Carreaux Biseautes

            de Boulanger),在月台牆壁上拼湊出「人權宣言」的全文,以便凸顯這個地點的特殊歷史定
            位,如圖 15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為表現作品的藝術性,席恩將標點符號全部抽離集中到
            牆壁磁磚的最底下兩行,讓欣賞者一方面可發現它是人權宣言,另一方面卻因為沒有標點符
            號而不那麼容易閱讀,打散了文句的力量,將強調作品與欣賞者的距離,引導觀賞者了解這
            是一件藝術品,而非一篇文字作品。
                 另一則是巴黎第七區的眾議會宮 (Chambre de Deputés) 於 1989 年更名為國民議會
            (Assemblée Nationale),為強調這個新名字的普羅性,現代藝術家尚耶勒.布雷 (Jean-Charles

            Blais) 以紅、白、藍、黃、綠重複單色塊上勾勒黑色頭型線條的廣告設計手法,作為國民議
            會站的識別裝飾,以表達現代政治的民主精神,沒有面孔的人頭形狀象徵代議政治最重要的
            是其背後匿名的廣大選民,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政治立場與價值,此作品在 1990 年的
            乘客最喜愛車站票選中,榮獲最受歡迎的巴黎地下鐵公共藝術作品,見圖 16 所示。




















            圖 15  協和廣場 (Concorde) 車站下的人權宣言磁磚藝術 圖 16  國民議會 (Assemblée Nationale) 車站的公共藝術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