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61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257



                 普倫密特 (Charles Plumet) 為當代的法國建築師,他主要以中世紀和法國文藝復興時期
            風格作為他的建築主題之借鑒,自 1897 年起普倫密特與湯米 (Tony Selmersheim) 共同提倡生
            活處處是藝術 (L'Art pour tous) 的新設計風格,將新藝術設計概念運用在店鋪室內和家具設
            計。普倫密特也是巴黎 1925 年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現代工業裝飾藝術國際博覽會」的總建
            築師,對裝飾藝術具一定的影響力。其裝飾藝術風格著實也影響當時甫開通的地下鐵車站,
            如同 1921 年地下鐵 3 號線開通時,其中聖法戈車站 (Saint-Fargeau) 就透過馬賽克磁磚拼貼,
            讓車站的色彩更為多元,如圖 3、圖 4 所示。


























                    圖 3  聖法戈車站 (Saint-Fargeau) 現況                        圖 4  聖法戈車站 (Saint-Fargeau)
                                                                              的裝飾藝術風格

            ( 三 )1954 年的色彩裝飾藝術

                 巴黎地下鐵站在 1900 年代建造之初就被規劃為整齊劃一的美學形態,並在後續的翻新工
            程中得到保留。車站牆壁一般用白色瓷磚覆蓋,因為 20 世紀初的車站燈光亮度較低,使用白
                                                                                            3
            色瓷磚可以最大程度的反射光線。直到二戰以後,1948 年巴黎鐵道公司 (CMP ) 與巴黎公共運
                            4
            輸公司 (STCRP ) 合併為巴黎捷運公司 (RATP),巴黎地下鐵的公共藝術設計也開啟嶄新的另一
            頁,1954 年起地下鐵內的霓光燈也逐步取代傳統電燈泡。另外,RATP 發現車站內牆壁上的瓷
            磚已經開始剝離,為了結束這種「白瓷磚覆蓋」的單調性,RATP 在此時期針對 73 個車站進行
            了「鑲邊牆裝飾」(Carrossage)。不過這種裝飾卻給車站牆體維護帶來不便,必須將鑲邊牆鑿
            開,然後再重新砌上。結果,自 2007 年開始,鑲邊牆陸續被移除,再度換回傳統的白色瓷磚。
                 1952 年建築師林傑 (Ringez) 也針對地下鐵
            一號線的羅斯福車站 (F. D. Roosevelt) 進行改
            造,地下鐵車站也開始利用鐵製材質裝飾牆面,
            並透過光線與鐵片呈現現代化的車站意象。另
            透過牆面的鋁鐵材質鋪設,再搭配玻璃材質的
            座椅以及鮮明的燈光搭配,讓車站的現代感更
            為凸顯,也為當代的地下鐵車站豎立另一個新
            風格,如圖 5 所示。1957 年建築師納瓦爾 (R.
            Malherbe-Navarre) 更利用 20 塊玻璃材質平板拼
            貼來展現印象派畫作風格。                                       圖 5  富蘭克林 - 羅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 地下鐵車站


            3
             經營巴黎地區的區域鐵道與地下系統。
            4
             經營巴黎地區公車系統。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