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捷運技術 第44期
P. 92

林淑晴 邱照庭 陳信樟 莊學能 陳世任
                     86               捷運車站設計之新趨勢:環境共生與綠建築—以臺北捷運環狀線為例




                             ◎BIPV(建物一體型太陽光電系統):車站屋頂結合BIPV系統,吸收熱能並轉
                                換為電能,提供車站部分照明使用。

                             ◎輕量化設計:使用荷重較輕的鋼結構,達到節約建材與降低CO 排放量的目的。
                                                                                                 2
                             ◎節能工法與高性能營建材料:路軌高架段採預鑄U型樑、輕質混凝土及自充填
                                混凝土。
                             ◎透水性鋪面與綠化:戶外地坪採8cm透水性鋪面設計,橋下空間綠化以自然曲
                                線及複層植栽配置,創造律動感與層次性,並減少植物生長不易之問題,搭配

                                耐陰性灌木等多層次複層植栽。
                             ◎節能設備:利用T5節能燈具與省水衛生器具降低耗能基準要求。
                         (3)環境共生設計

                               車站建築作為區域環境的一個節點,除了融入環境而立之外,更應順應環境而
                                生,故在設計階段除了融入綠建築概念,嘗試以節能與省能的概念設計外,更
                                應將環境的因子納入設計考量,試著將建築與環境以更自然的方式作結合,更
                                適切的去呼應節能車站的設計概念。考量環境影響的車站設計說明如下(詳
                                圖19):


























                                                   圖19  Y19站日間及夜間模擬圖

                             ◎開放式站體:善用自然因子,將自然通風及採光納入規劃設計重點,妥善考量

                                噪音隔絕、避免雨水侵入站體內部造成干擾。
                             ◎自然通風:新鮮空氣可透過立面開口與月台內部循環,內帷幕除了可遮蔽冬天
                                冷冽寒風外,上部設置橫拉窗更可調節月台內部之換氣量。

                             ◎自然採光:車站屋面與側牆選擇日照較為緩和之側向角,設置玻璃帷幕及開
                                口,導引自然光線進入月台等候區,降低照明燈具之使用。
                             ◎隔熱:採淺色系外牆設計,降低日照吸收量。

                             ◎遮陽避雨:在自然通風與採光的設計中,往往會受到氣候因子所影響,包含日
                                照、寒風與飄雨等。運用百葉及雨遮等設施,可保留自然通風之條件,亦可將
                                氣候影響降至最低。











          C1_(捷運車站的新趨勢).indd   86                                                                                2011/10/21   下午 06:05:0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