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捷運技術 第44期
P. 9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44期 87
(4)藝術整合建築
在「流水行雲‧龍遊千里」的主體映射下,對這一段環狀線大環下的第1階段
弧線取一貼切的客題─城市流光。在主、客題兩相交融下,除醞釀出DF113標
『樂活之光』的捷運藝術主題,並據以發展本站的捷運藝術主題『影之翼』。希
望所有的有形或訊息流光物件,都能在共同面對高架捷運設施的減量要求與減少
壓迫感的環境意識下,創造「逍遙自在」的清明意境。並達成下列三點目標:
◎轉化板橋、新莊在地風土民情的文化特色與歷史記憶。
◎融入基地環境與站體建築空間造型。
◎創造具迎賓印象的地標景觀。
(5)友善空間設計
為了落實人權平等的理念,並提早因應國內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友善空間的無
障礙環境,更是政府持續推動的重要政策。捷運車站依「建築技術規則 公共建
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與捷運局訂定之「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無障礙
設施設置準則」設計,並藉由體貼人性的角度去考量,結合通用設計思維,為
乘車旅客提供符合安全、便利且舒適的使用需求。
A. 安心、私密的人性服務空間(廁所與集哺乳室)--
◎區位動線簡潔明確,便於使用與保全管理。
◎使用空間各自獨立,確保個人私密與公眾觀瞻。
B. 便捷、體貼的無障礙設施配置(電梯與廁所)--
◎無障礙電梯區位居中,鄰近PAO,變於使用與保全協助。
◎獨立設置無障礙兼親子廁所,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男女廁內分設無障礙廁所,設施區劃完整、動線簡潔,確保兩性私密與出
入便利。
Y19站作為環狀線第一階段工程的終點站,且與連繫國家大門的桃園國際機場捷運
A3站相連,造型上以「飛」的意象融入在區域環境中,適度扮演車站連繫與轉換的角
色。車站設計則結合「節能設計」與「環境建築」的概念,將節能建築的觀點融入車站
設計中,並考量環境因子所造成的影響,更適切的與自然環境結合,去呼應為環境而生
的想法。
國內自2001年執行綠建築推動方案後,公有建築物已在生態、環境、節能與減碳上
感受到初步的成效,臺北捷運從1996年通車以來,已經邁向第十五個年頭,除了提供安
全、舒適及便捷的都會運輸路網外,下一代的捷運車站將更貼近生態與環境,由捷運路
網系統上節點(車站),隨著四通八達的路線將節能設計與環境建築拓展至新的捷運車
站中,讓乘客同時兼顧移動、省能、環保與健康。
C1_(捷運車站的新趨勢).indd 87 2011/11/3 下午 0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