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捷運技術 第41期
P. 196
190 謝秋實 張家榛 新蘆線電聯車介紹及國內組裝之產製流程
再發生。而一級品管自主檢查缺失亦作統計分
析加以控管,並確認改善成效。
3. 現場管理
於每個工作站增設看板管理並選出現場負
責人,將每日工作進度、各區域施工人員姓
名、人數、不符合報告與所需宣達事項等,以
看板方式公佈。另於每日在開工前,召開晨間
會議(Tool Box Meeting),確認交待事項,務必
宣導。
4. 承商控管
除了要求國內廠商之協力廠商每日須召
開晨會外,亦對晨間之紀錄進行稽核,且於工 圖4 增加不同以往之管理方式
程施作時進行評核評分。每週舉辦協力廠商會
議,並要求按月提供人員名單清冊便於瞭解及掌握施工人員之狀況,以防止人員汰舊換新過
多,而無法維持施工品質之穩定度,且須重新教育,此對於進度之掌控也會導致部份影響。
5. 品質文件及稽核
川崎重工除了現有之品質計畫以外,也特別要求國內製造廠依據川崎重工品質計畫另訂
定分項品質計畫(Sub-Quality Plan)。其目的除了品質標準化外,亦建立各項核心業務的標準
作業流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以加強工作流程的改善而提升國內製造廠服務
品質。其中作業流程標準化,即是將品質作業步驟一項項的標示清楚其流程,依循標準流
程執行業務,可以使各個流程的錯誤降低而達到執行業務的品質保證與穩定;有了SOP的輔
助,不論是業務上的經驗傳承、人員的教育訓練、作業流程的加速及改善、工作的分工、難
度的估計、規格的統一,都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益,且確保及提昇國內廠商組裝品質穩定
度。川崎重工亦訂定監造計劃並實施季檢(三個月稽核一次)且派遣工程師常駐組裝廠商臺灣
車輛公司,並每週召開品質預防會議及溝通。
(三) 新增組裝設備
為確保相同於日本川崎重工之製造流程及管理機制,國內廠商新增設備亦採用相同組裝
流程及標準,如圖5~圖22。
圖5 電聯車部品組立用自動SPOT銲接機 圖6 端枕樑組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