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捷運技術 第38期
P. 204

198                易永輝 林建華 雙孔潛盾隧道(DOT)首次應用於捷運隧道之施工規劃





                                                      一、前言

                 雙孔潛盾隧道(DOT)於1981年由日本開始開發,1988年完成79公尺長之證實實驗工程,

            1991年完成首件工程(應用於地下鐵),至今已完成18 件工程實績,其中在日本13件,中國上
            海5件,施工總長超過13.3公里。日本採用本工法之緣由主要用於克服路權不足之課題。而
            中國上海採用的理由著眼於引進新工法、未來之市場及增加工法之選擇。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三重至臺北段間之工程範圍起自機場捷運線三重站(A2站)南端之

            臨時尾軌(不含),沿三重堤防旁以高架型式配置,過中興橋後利用都市計畫公用事業專用
            區用地以4.828﹪坡度進入地下,並以潛盾隧道穿越忠孝橋下方後北行,復轉向東穿過淡水
            河河床及兩側堤防進入臺北市區,沿市民大道南側地下穿過臺北市十三號公園(玉泉公園)、
            西寧北路、E1基地、與捷運松山線北門站(G14)北端交會後東行,經D1西側基地(以下簡

            稱D2)、D1東側基地(以下簡稱D1),止於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基地(臺鐵臺北車站西
            側)之機場捷運線臺北站(A1站),路線全長約4.1公里,工程範圍如圖1所示。
                 潛盾隧道路段從
            忠孝橋南側至捷運松

            山線北門站(G14)
            之 西 側 止 長 約
            1580m。因其穿越淡
            水河河床、兩側堤防

            及環快高架橋基礎,
            除了線形考量河床沖
            刷、基樁衝突托底等
            相關問題外,因隧道

            逃生安全需求,須依
            據設計規範要求設置6
                                                    圖1 機場捷運三重至臺北段工程範圍圖
            個聯絡通道,其中4個
            位於淡水河下方。因

            傳統單圓雙孔潛盾隧
            道於淡水河下設置連
            絡通道之施工困難度
            與風險極高,迄今捷

            運工程尚無於河床下
            方施工之案例。經分
            析比較單圓雙孔潛盾
            隧道與雙孔潛盾隧道

            (DOT)於施工性、風
            險性、施工時程、經
            濟效益等各種因素,
                                                     圖2 機場捷運三重置臺北段地層分佈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