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捷運技術 第38期
P. 125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38期 97年2月 119
展而成。若欲應用於軟弱土層,則必須先對土層進行改良,增加其自立性後方可進行開挖。
因臺北盆地地質多為軟弱黏土層,且地下水位極高,故連絡通道之開挖施工在捷運工程施工
中乃屬高風險性之作業。欲降低其風險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做好地盤改良工作。
以下針對本工程地盤改良工法之評估考量因素、施工作業順序及相關輔助施工等作進一
之說明。
(一)工法評估
本連絡通道因地表為機場之停機坪且距滑行道僅10公尺,在此前提下考量其可能之施工
方式有兩種,一為傳統之中高壓灌漿工法;一為採雙柵管(Sleeve Grout)工法。以下針對
兩種工法之優缺點作一比較。
1. 傳統之中高壓灌漿工法:
自地面施灌,須於停機坪設置灌漿區,先將停機坪予以移除以利迴漿。每日夜間在機場
關場後開始進場施做,並於次日機場開場前撤場。其優點有下:
(1) 改良之成效,包括改良之範圍及強度,較能確保。
(2) 可提前於潛盾隧道掘進前施做,無須俟隧道完成後再施做,故非為要徑作業,於工期方
面較為有利。
(3) 一般而言較為經濟。
但因受限於特殊之施工環境,本工法亦有下列缺點:
(1) 須於每日夜間進場,天亮前出場,不僅人員之費用高,灌漿機具及材料之運費甚鉅。
(2) 扣除機具動員、材料拌合及出場清理的時間,實際施工時間約僅4小時,每機組1天頂多
只能完成1支改良樁,若無多機作業,則施工時間將拖很長。
(3) 限於場地限制,無法設置大型儲料槽,只能採用小型且易於搬運之拌合設備。
(4) 多組機具材料立於地面,會造成飛安方面之疑慮。
(5) 迴漿量較大,增加出土之作業,且造成清理工作之增加。
(6) 對地面影響較大,灌漿壓力越大,造成地面之隆起量越高。恐造成滑行道超出管理值。
2. 雙柵管工法:俟潛盾隧道完成後自隧道內施灌,利用隧道環片之背填灌漿孔(可視規劃需
要在環片生產時加設),由兩側隧道內向外施灌,其優點如下:
(1)採低壓施灌,可重複施灌,分次注入設計量,可降低對地表之影響。
(2)無飛安之疑慮,施工時地面僅進行監測作業,並無任何之機具及材料。
(3)施工時間較不受限制,原則可日夜施做。
相對的,其亦有下列缺點:
(1)類似工程案例極少,其改良成效不若傳統工法令人安心。
(2)於潛盾隧道完成後再進場施做,灌漿壓力對隧道可能產生不良之影響。
(3)須俟隧道完成後方能進場施做,對工期影響較大。
(4)一般而言,雙柵管工法之單價遠較傳統工法高。
本標最後決定採用雙柵管工法自隧道內施灌,主要係考量其無飛航安全方面之疑慮。依
廠商承攬復興北路地下道工程之經驗了解,在機場之地面施工,因航站基於對飛航安全之重
視,對於相關之管制作業要求非常嚴格,使得施工受限較多,影響施工極鉅。另為增加改良
土體之強度,灌漿完成後將雙柵管之外鋼套管留置於土體中,不予拔出。
(二) 工法說明
1. 雙柵管施工步驟
雙柵管工法之特色為可多次進行灌注,在灌漿前須先進行鑽孔及埋設外套管(Sle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