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7 捷運結構工程實務
P. 73
第三章 高架結構
3.1.6.5 緊急應變計畫
基樁施工過程中為確保工程品質與施工進度,故施作時應謹慎進行各項動作,但施工
過程中難免有意外情況發生,以下就基樁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之狀況提出防範措施及補救
方法:
一、 取土過程中鑽機之定位應求正確並保持套管之垂直,並應經常檢查鋼索,以避免吊索斷
裂使鑽頭或抓斗掉入孔內,且操作手亦應避免不當操作鑽機及吊車以減低鋼索斷裂之情
形發生,如發生卡鑽之情況時應立即以備用抓斗將孔內之抓斗取出。
二、鋼筋籠於吊運過程中如已經變形,則應重新調整補強或重做。
三、 若鋼筋籠於灌漿過程中上浮,應立即停止灌漿,首先嘗試將套管左右擺動並緩慢上提以
使鋼筋籠再回沉至設計高程後再繼續灌漿施作。
四、 若混凝土有緊急供應失常,特密管應上下抽動延長混凝土凝固時間,但仍以不超過初凝
時間為宜。
五、 混凝土流動性不良為坍度控制不佳造成,混凝土坍度太小時造成混凝土工作度不佳,混
凝土坍度太大時則容易造成骨材嚴重分離,故應隨時注意混凝土配比及塞管情形發生。
當樁底沉泥處理不夠徹底時,混凝土與沉泥混合後,將降低混凝土之流動性及強度,故
應確實做好樁底沉泥處理工作。
六、混凝土澆置中容易發生之異常狀況及補救措施,敘述如下
( 一 ) 當基樁混凝土澆置一個階段後,接著必須進行套管之拔除工作,引拔套管的時機
主要考慮原則是每節套管拔除後,下面剩餘之底端還能保持在混凝土內,以避免
孔壁土壤發生崩坍。所以拔管前混凝土高度之量測以及拔管後混凝土的預估陷落
量,是現場決定是否進行拔管的主要依據,按現場做法,套管引拔前後混凝土的
高度均應直接以水尺量測,至於拔管後混凝土陷落量,則必須事先加以計算,並
配合參考先前記錄來估計,然而理想狀況下的計算數值與實際量常出現很大的差
異,此乃因現場樁底常有砂湧淘空及樁孔近地面處在開挖時也偶有坍陷等因素所
致。因此在估計套管拔除後混凝土陷落量時,應以現場作業時的經驗為主要依據,
計算值則作為判斷樁體混凝土是否異常的參考。
( 二 ) 混凝土澆置困難:若特密管埋入混凝土過深或澆置作業快完成時,因管內外混凝
土高差逐漸縮小,故混凝土自然不易從特密管內向外擠出,這是一般不可避免的
正常現象。除了這種情形外,其他發生澆置困難的狀況通常是由於混凝土流動性
不良或劣化所引起,可詳前例描述特密管塞管或混凝土不良之補救措施。
( 三 ) 混凝土澆置量不足
1. 可能係引拔套管後,混凝土因流動性太慢,未能即時往外流出並填滿保護層及
原套管所佔據之空間所致,改善措施同混凝土不良之補救措施。
2. 因基樁設計上節鋼筋籠之配筋為密配筋,鋼筋淨距較小,此時應特別注意特密
管配置,除非情況特殊,否則特密管之下端亦即出料口應儘量保持位於密配筋
段下方 50cm 以上,以便排出混凝土,得以經由疏配筋處衝出鋼筋籠外後往上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