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7 捷運結構工程實務
P. 295

第七章 總結





                     雖然臺北捷運距離可能產生地震之震央較遠,應不致產生過大之垂直地震力;且柱箍筋

                 不足之問題,可藉由設計上改進。但由於中間柱結構雖為一優良之垂直載重結構系統,卻是
                 不良的水平載重結構系統;且其所能提供之強度,與四周等斷面之版、牆結構差距頗大,易

                 產生應力集中現象。因此若能將中間柱取消,則較能滿足韌性需求。
                     但地下車站若為大跨度結構,如其淨寬大於 22 公尺時,若將中間柱取消並不經濟。為
                 了提供一安全穩固之中間柱結構系統,除依據規範之規定外,另須配合三維有限元素法分析

                 驗證,並利用增加頂版及底版厚度以降低中間柱分配之彎矩,及中間柱改採用 SRC 設計,
                 且於全長範圍加設緊密螺旋箍筋之方式,增加中間柱之韌性容量。

                 八、深覆土地下車站結構型式
                     有些捷運地下車站,為配合定線需求,常會有過深之覆土。此覆土載重會造成大跨度屋
                 頂版版厚及相鄰結構尺寸大幅增加。

                     經分析檢討,若能於屋頂版上增設一層結構以取代覆土,則可減少覆土載重,有利於工
                 程造價及結構系統。

                 九、隧道兩側禁限及問題
                     地下結構,包括明挖覆蓋隧道及潛盾隧道,其水平向的穩定係依賴兩側土、水壓力之平

                 衡。因此鄰近隧道旁有地面下開挖之工程進行時,將會對隧道一側產生解壓狀況,進而危及
                 到捷運隧道水平向之穩定。因此在捷運隧道兩旁有新建工程時,皆須將其結構設計及開挖方
                 式之資料,由主管機關會同本局審查,以確保捷運隧道之安全。

                     為減輕捷運隧道側邊開挖對其產生之影響,一般可採用逆打工法進行側邊開挖,即利用
                 逆打工法施築之有高水平勁度之地下結構體,降低捷運隧道側邊之土壤解壓狀況。
                     捷運板橋線 BL02 站與 BL03 站間之隧道,曾因鄰近地鐵新板橋車站地下室開挖而造成

                 偏移及變形現象,此即為捷運隧道單側開挖,造成其水平向不穩定之案例。此段隧道後來採
                 用型鋼架設於隧道內環之方式補強。

                     此外,捷運地下結構施築時,亦會影響兩側建物之水平向穩定。兩側建物扺抗隧道施築
                 之穩定能力取決於其基礎型式,其優劣次序如下:樁基礎、筏基礎、聯合基腳、獨立基腳。

                 十、防水處理
                     捷運地下車站之防水處理,於雙牆結構系統中係採用防水膜將整個車站包覆。若車站完

                 工後,仍有壁體滲水現象,須進行補漏處理。地下結構產生滲水之主要原因如下:
                     ( 一 ) 地下水位高,使滲水有高壓力水頭。
                     ( 二 ) 由於施築地下結構時,其施工空間受限,因此其壁體施工縫不易處理至規範之要

                           求,形成滲水路徑。
                     ( 三 ) 澆置混凝土時,由於施工空間受限,造成混凝土有蜂窩現象,形成滲水路徑。
                     ( 四 ) 綁紮鋼筋時,由於施工空間受限,造成防水膜有破洞而失去防水功效。

                     解決滲水現象,除加強工地品管外,目前於後續路網,已開放承包商可採與結構體分離
                 之傳統防水膜或者與結構體結合之自粘式防水膜進行防水處理。理論上採用自粘式防水膜材





                                                           27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