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34 捷運高架車站建築造型設計
P. 180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萬大一中和一樹林線、社子一士林一北投區輕軌路網、環狀線第二階段等,則大部分是以高

            架型式興建,而在臺北市區內,除了社了一士林一北投區輕軌系統外,其他路線則仍然是採
            用地下方式興建。

            4.7.1 車站量體


                 捷運系統工程是非常昂貴的建設,地下段平均 1km 造價約 45 億至 50 億,高架段平均
            1km 造價 15 億至 18 億,平面段平均一 km 造價約 5 億至 8 億;造價雖然是一項重要的考量
            因素,但是如果在預定興建的路廊上有許多運量需求,而完成後有很好的運輸效益,政府仍

            會根據其經濟效益與財務效益選擇最佳之興建方式。但是目前的情況卻是只要被規劃成高架
            路段,沿線居民就會提出抗議,認為遭受到次等公民的待遇,要求改為地下段,完全不顧其

            經濟與財務效益;而目前政府財政拮据,實在不可能去興建一條經濟與財務效益均不佳的地
            下捷運路線,而使一條原具有興建可行性的路線,變成了一份遙不可及的規劃報告。
                 當然,高架路段一直是存在著某些爭議性的議題,尤其是在都市景觀方面,而就道路寬

            度而言,如果要維持良好之都市景觀,同時要滿足其運輸服務之需求,那麼臺北都會區中沒
            有幾條道路適合興建高架捷運系統;雖然在規劃階段,我們依據高架橋軌道寬度(8m)+ 兩

            側禁建寬度(2x6m)=20m,規定高架路線經過的道路其寬度至少須有 20m,但是高架橋兩
            側 6m 寬之天空線,很難被沿線居民及都市設計者所接受,尤其是車站之寬度,側式月臺至
            少 18m,而島式月臺至少 22m 之情況下,將很難選擇適當的位置設置車站。

                 而高架車站最常遭受另一項批評的是:量體過大,但是在現有狹窄且擁擠的道路上植入
            一座高架運輸工具,我們必須在滿足運輸需求及都市景觀上有所妥協,除了採用輕巧、穿透
            之建築材料外,可以透過管理及營運的方式使車站量體極小化,就一座公車招呼站一樣,只

            是由地面變成高架,而旅客也須要做某種程度的配合,除了少數端點站外,大部分的公車站
            是沒有公共廁所, 悠遊卡應該是最好的票證系統整合結果,自動刷卡驗票可以透過抽查驗
            票及高額罰款方式加以管理,並不是所有月臺區均有頂蓋,即使台鐵車站也有許多月臺部分

            是露天,為了滿足運輸需求,提高發車班距而不是加長列車,只有在將月臺上大部分設施取
            消後,車站量體才可能大幅度縮小,而這些是須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的。


            4.7.2 裝修材料-反應時代科技之精進與省思

                 興建捷運系統是各大都市擠身國際都會的重要指標,因此世界各國均不遺餘力去建設其
            都會的捷運系統;臺北捷運在這方面的努力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而採用現代化及高科技的

            建築裝修材料,則是必要的手段,因為當車站及高架橋完工時,旅客及一般大眾所看到的只
            是外部形式與裝修材料,因此使用最新的與高科技的產品以做為都市進步的表徵,而營運單
            位在管理及維修上的考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選擇因素。

                 除了天花鋁板為較常見裝修材料外,地下車站中牆面上琺瑯鋼板及地坪上花崗石與崗石
            地磚,則是較新穎的材料,雖然價錢稍貴,但是可以減輕未來維修及管理上的問題;而高架
            車站月臺上的鋼結構與玻璃外牆是較常用的材料,不僅因為金屬與玻璃是輕巧且具穿透性的





           160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