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2 捷運車站規劃與設計實務
P. 59
第五章 車站基本設施計算及街面配置
( 三 ) 驗票閘門(通道)數 = Max(晨峰,昏峰)= 9(道)
至於實際驗票閘門(通道)之安排,進出驗票閘門數及可反轉驗票閘門數量,
需由日後車站細部設計階段作進一步之檢視。
第三節 地下車站站體
在捷運路網中,捷運車站係屬捷運系統最重要之基本設施,並藉由車站所提供之設施與
服務,使民眾得以便利地搭乘及使用捷運系統,故捷運車站規劃設計之良窳,便關係著捷運
系統服務之品質,因此如何使乘客進出車站之動線最為簡捷安全,以發揮捷運系統之營運效
率與都市運輸功能,便成為車站設計之最重要課題。
其中車站站體為捷運系統土建工程中最重要一環,其建造型式基本上可分為高架、地面
以及地下車站三種,並依規劃路線沿線都市發展趨勢之運量預測,道路條件以及土地使用狀
況,經由工程技術、用地取得、交通衝擊、施工工期、環境影響評估及財經效益分析等等,
決定較佳之路線及車站建造型式,以臺北捷運為例,如淡水線係沿用舊臺鐵淡水支線路線,
由於在復興崗站以北之路線係沿淡水河東側,較無橫交道路之交通衝擊影響,故採最經濟之
地面車站設計,自北投站以南則採高架車站,至民權西路站則接近臺北市區有較多橫向交會
主要道路,如民權西路、民生西路、南京西路等,故採以地下車站設置。另文山內湖線係屬
中運量,為經濟效益考量,除松山機場站至大直站部分採地下方式設置,其餘部分則係採高
架車站型式建造。
以地下車站而言由於其施工方式一般採明挖覆蓋工法,對道路的交通衝擊以及管線遷移
影響最大,其站體兩端同時也是潛盾隧道到達或出發的工作井,故車站站體的施工實是捷運
系統施工期程的最重要關鍵,因此站體的結構尺寸大小係依前述於符合車站基本設施量計算
需求進行規劃設計,以下以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地下車站站體規劃類型逐項綜整說明。
一、標準型車站
車站站體之寬度取決於月臺寬度(含固定設施如電扶梯或樓梯)及軌道空間(含裝修)
需求,長度則主要依月臺長度及兩端機電環控設施需求而定,並考量兩側擋土連續壁及結構
內牆之厚度。
二、改良型車站
經由初期路網營運通車經驗的傳承及累積,後續路網新莊、蘆洲線各車站規劃設計時為
考量路線範圍大多位於新北市境內較狹窄之道路上,站體施工困難,以及為降低地下車站工
程之建造費用及施工安全性,因此空間規劃方面於兼顧機能需求與安全準則之前提下,採經
濟實用但具備現代感與美學之設計理念,進行地下車站站體之長度及寬度等量體之縮減工
程,藉由設施需求空間之檢討,將旅客在月臺等候空間需求由 1.0 平方公尺/人修訂為 0.8
平方公尺/人,最小月臺寬度需求由3.0公尺縮減至2.5公尺,並增設月臺門,取消挑空設計,
檢討一般設施與機電空間之布設等,相關內容分述說明如后: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