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2 捷運車站規劃與設計實務
P. 191

第八章 捷運景觀工程





                 儘可能配合建築物及四周環境特質與活動型態來進行景觀規劃,基本上採用的是據點開發方

                 式,試圖提供旅客或附近居民休閒活動的空間。在捷運路網地面段沿線及高架段站與站之間
                 所產生的帶狀開放空間,則規劃成線形綠帶為原則,除可減輕結構體對環境造成的視覺衝擊

                 外,並嘗試使原來呈負面作用的路軌沿線,成為適合散步、休閒、腳踏車行等活動的遊憩
                 空間。
                 三、創造並強化捷運車站之自明性

                     後續路網各細部設計標景觀工程配合公共藝術主題下,提供符合主題之空間規劃、舖面
                 設計、座椅型式、植栽設計或燈具等公共藝術之配合設施,以期強化車站之自明性,如臺北

                 捷運蘆洲線各車站以鷺鷥與沙洲為主題,將該主題意念融入車站景觀設計中。


                 第二節 臺北捷運景觀設計原則



                     景觀規劃設計亦須進行基地環境、相關規定及計畫、使用者需求等之調查分析,始能
                 發展。

                 8.2.1 設計原則


                 一、基地環境調查與分析
                     於景觀規劃基地環境調查與分析過程中,應注意日照及陰影、附近遊憩資源等因素對整

                 體之影響。
                     ( 一 ) 日照及陰影:植栽生長行光合作用係仰賴日照,因此栽種植栽前須了解日照陰影
                           的位置及日照時數,再針對植栽本身對日照適應之特性(全日照、半日照及耐陰

                           性)進行植栽種類之選擇。如內湖線高架路軌下方與高架車站遮住日照面積不相
                           同,路幅寬度及道路兩側大樓高矮等亦影響日照時數。高架車站下方遮住日照面
                           積非常大且陰暗,無適合生長之植栽,故分隔島之設計以地坪或石景為處理方式,

                           而高架路軌下方分隔島並非全部無日照,則選擇耐陰性灌木。
                     ( 二 ) 附近遊憩資源:捷運路網綿延大臺北都會區,已成有效結合附近遊憩資源之大眾

                           運輸工具,如淡水線淡水站、木柵線動物園站、新店線新店站等。又如淡水線高
                           架段下方之線形公園,得天獨厚有足夠的用地,且路線經過多處遊憩據點,如故
                           宮博物院、雙溪公園、圓山、士林等遊憩帶,在線形公園規劃散步道及自行車道等,

                           成為兼具綠化及休閒活動之軸線形開放空間。
                 二、法規規定及相關計畫

                     ( 一 ) 環境影響評估之相關規定。
                     ( 二 ) 都市計畫相關規定:如新莊線及蘆洲線依臺北縣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說明伍之

                           六第(三)項:「前項建築基地沿建築線須種植寬 0.8 公尺,高 0.6 公尺之連續性
                           灌木,並留設一處寬 2.5 公尺以下(車道除外)通道供行人出入。」於人行道側靠






                                                           17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