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捷運技術 第53期
P. 48
捷運技術 第53期 民國107年10月
JOURNAL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NO.53, 2018
8.2.3 車輛偵測器(VD)技術更新與資料蒐集
現有VD偵測器主要為提供路口號誌控制而設,設置在各方向進
入路口的鄰近路段處並提供流量、車速以及占有率等數據,並無離
開路口各運具資料。於設置地點則因應鄰近路段重要性,選擇重要
性(車流量大)的方向布設,該類資料能掌握路口的車輛紓解數量,卻
缺少轉向量的數據。
運輸需求模式建置以及維護上,須了解主要幹道之需求以及供
給關係,必須取得路段上長期的交通量調查值。現有偵測器能夠取
得交通量值,卻常因缺少轉向量,難以了解在重要路段以及路口各
運具的流動情形,在模式應用上造成使用的限制。另一方面,現今
VD在運具辨別仍無法有效判斷機車,於大型車輛(如:客運、小貨
車、大貨車以及聯結車等)因技術困難,更難以辨別,但此類車輛在
運輸規劃模式裡,所代表的意義完全不同,與交通控制僅須判斷其
當量有所差異,因此在供給需求分析部分造成無法反映實際情況,
常須配合現場調查補足資料。故建議除在縣市重要道路部設車輛偵
測器做為長期交通觀察與研究基礎外,應將車輛偵測器技術更新使
資料更加精準。
8.2.4 蒐集公車起迄OD
相較於軌道運輸,目前國內對於公車起迄資訊掌握較不完全,
乃因早期公車使用投幣方式付費。雖然如今電子票證蓬勃發展,已
取代投幣,但為方便旅客上下車、加快公車行駛、增進載客效率並
考量設備成本,部分縣市仍採上車或下車刷卡制度。
然而對於運輸規劃而言,僅依上車或下車刷卡訊息,難以推估
使用者完整旅運資訊,尤其公車段次間之緩衝區多位於縣市交界處
或天然屏障(如:河流)兩邊,難以明確判斷跨市行為,使資料推估準
確度失真。站在長期運輸規劃角度,建議蒐集公車起迄OD資訊做為
營運管理之用。
8.2.5 因應大數據時代
過去針對各類模組的建構所使用傳統旅次特性調查包含家戶訪
問調查、屏柵線與周界調查、大眾運輸旅次特性調查等。調查方式
包含問卷、攔車或隨車調查、交通量調查等,均需花費大量人力與
物力,且受到天候、環境、受訪者配合與認知程度等影響,因此難
以大量與全面實作,僅能就特定時段、地區路段、人員進行抽樣調
查,進而推估母體的概況。
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