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97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48 期 93
4. 站區空間設計缺乏自明性:多數車站地區發展以交通功能為主,昔日規劃設計缺乏其他
向度的整合思考。臺灣各車站地區發展模式相似,活動類型、服務功能、地景差異不大。
由於缺乏結合地區特性的地標性建築,致使車站地區空間與活動都相當單調乏味,難以
營造成為吸引人的都市活動空間。
5. 站區城鄉發展定位模糊:臺灣鐵道站區多以交通功能為主,早期並未另外賦予特殊都市
空間服務機能,致其在城鄉發展定位上相對模糊,缺乏如日本大曲、新橫濱、熊本、大
阪車站以及法國里爾車站形塑站區成為都市特殊節點空間的思考。
6. 站區產權分散,土地整合困難:站區周邊土地產權分散並多以建成區為主,尤其具市場
潛力者多位於市中心地區,其周邊土地之產權更形零散,整體開發的權益整合工作甚具
挑戰性。
四、臺灣鐵道站區開發方向建議
設置鐵道車站的初始目的通常著眼於提供客貨運輸服務,滿足當地各項活動之需。然
而,一旦設站之後,由於區位條件獲得顯著的改善,車站周邊往往因而發展成為都市生活核
心區或觀光服務節點,此時鐵道站區所提供的空間機能已超越運輸服務的範疇,扮演不同層
級的都市商業服務中心,或不同等級、規模、導向的觀光服務中心,甚或被賦予文化歷史意
涵,成為重要的人文地景。因此,以都市或區域規劃的角度觀之,區位條件不同的鐵道站區
發展潛力亦有所差異,在國土空間上應分別適地賦予合宜的發展定位,俾發揮以鐵道建設引
導國土空間發展的效果。
本文通盤檢視臺灣地區鐵道站區的基本條件,將鐵道站區依發展類型及潛力加以分類,
參酌先進國家的作法,嘗試研提各類型鐵道站區的開發方向:
( 一 ) 臺灣鐵道站區之分類
依據鐵道車站的業務分級、所在地的都市階層、區位條件以及當地都市計畫的設定等因
素,將臺灣的鐵道站區歸納為大型都會樞紐、中型都市樞紐、地方服務型、 新興發展以及
觀光型等數種發展類型 ( 參見圖 4)。站區分類考量因素說明如下:
1. 車站之業務分級:鐵道車站之業務分級主要反映車站的運量規模,亦即代表車站本身的
人潮活動力。其中,臺鐵特等站之站區定位為大型都會樞紐;一等站之站區定位為中型
都市樞紐;二等、三等、簡易站及招呼站等站區則定位為地方服務型站區。
2. 站區所在地之都市階層:站區所在的都市階層主要反映車站所在地區的活動人口數量,
代表站區開發的市場潛力。其中,位於主要核心都市者定位為大型都會樞紐;位於區域
中心、地方中心者定位為中型都市樞紐;位於市鎮中心、聚落者定位為地方服務型站區。
3. 站區之區位條件:配合當地整體資源條件,位於新興發展區及觀光景點的站區分別定位
為新興發展站區及觀光型站區。
4.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復參考各車站之周邊發展條件及都市計畫設定,研判、
調整站區的類型歸屬。
( 二 ) 各類型鐵道站區再發展方向建議
針對上述各類型鐵道站區之未來再發展,就其功能定位、發展規模、改善手段、轉乘設
施以及站體規劃等面向提出方向性建議 ( 參見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