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捷運技術 第47期
P. 48
42 康思敏、楊濃代、江碩濤、張仕明、林逸樺 BIM在高架車站設計之應用-以環狀線Y19車站為例
體,它代表一種的技術與流程的革新,藉以提供全方位的創新與加值服務。依據美國建築師
學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發表AIA E202-2008,針對BIM在工程全生命
週期發展從初步規劃、細部規劃、細部設計、施工到竣工,定義模型相對應細緻程度,分為
LOD(Level Of Detail)100到500共5個等級。各階段模型應包含的細緻度內容及該階段參與專
業領域如圖4所示。
從初步規劃到竣工的流程,模型細緻度是
在相同資料庫不斷累積資訊而來。各專業領域
從BIM資料庫中取得所需要的資訊,並以該資訊
為基礎運用BIM的概念及技術進行設計,完成後
再將設計成果回傳到資料庫中使模型資訊更為
完備。各專業領域所使用的BIM軟體不同,經由
共通的轉換格式(IFC)使資訊可以相互整合、參
照及錯誤衝突檢查,各專業領域透過整合後的
模型可在視覺化環境中進行討論、解決問題,
如圖5所示。 圖5 IFC檔案整合BIM模型示意圖
BIM縱向累積生命週期各階段所需要的工程資訊,減少資訊傳遞損失,並橫向整合每階
段不同專業資訊,以3D環境視覺化討論,預先發現並解決問題,達到優質化設計的目的。
茲就細部設計階段BIM資訊之應用方向及預期效益分述如下:
(一) 建築設計:在BIM作業模式下,在規劃階段探索最有創意的建築構想與形式;於細部設
計階段建置包含建築隔間、裝修、建材之BIM模型,細部設計圖及工程數量等資料可直
接由BIM模型匯出。
(二) 結構設計:以建築概念設計底圖發展結構BIM模型,在細部設計階段,將建立包含結構
桿件尺寸、螺栓接頭、鋼筋配置等細節,並可提供精確數量計算。此外,亦可利用結構
BIM模型整合設計與施工階段的各項工作,並在已建構的3D立體模型上進行實際工程施
作時之時程安排模擬,對未來施工過程可能遭遇問題及早研擬因應解決對策。
(三) 水電環控(MEP)設計:在BIM作業模式下,管線配置在3D環境中進行,並可自動產生
管線圖。此外,結合建築隔間、結構構件資訊,進行管線衝突及干涉檢查,最終產出
CSD/SEM圖。設計完成可立刻產出數量計算報表。
(四) 施工構想:可以BIM模型為核心協助擬定施工計畫模擬,並以3D介面模擬施工狀況,減
少施工階段變更設計情況。
(五) 永續設計:依據建築物的特性,輸入經緯度、海拔高度、時區、建築材料等技術參數,
用以分析空調系統、熱阻(R-values)係數、產生能源成本預算、室內通風品質、採光及
照明、節能及碳排放計算等,以達成永續建築的設計目標。
(六) 動態視覺化模擬:透過建立完整BIM 3D建築物模型之動態視覺化模擬,可進行CFD模
擬、動線模擬、虛擬實境等加值功能,使整體設計更加完善。
三、環狀線Y19車站應用說明
(一) 環狀線Y19車站概述
Y19車站(新北產業園區站)屬於環狀線DF113設計標,站址位於新莊市中山路一段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