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捷運技術 第46期
P. 214

208                    朱旭、古鴻坤、王臻、王其政  捷運防水隔艙遠端控制之探討






                                     一、設立全斷面防水隔艙背景說明


                 由於臺北捷運初期路網並未設置防水隔艙,以致在民國90年9月17日侵臺之納莉颱風帶來
            暴雨時,造成以二百年洪水發生頻率設計之臺北捷運系統有16個車站、一座機廠及一座高運
            量行控中心皆淹水,歷經三個月的搶修至12月15日才恢復全線通車。由於部份捷運路線遭大
            水淹沒,事後估計損失高達新台幣近百億元,並造成日常使用捷運之六十萬民眾的不方便。
                 探究整個淹水事件發生的原委,雖規劃、設計單位已提高所有都會區內捷運系統之出入
            口高程,即以二百年洪水發生頻率之水位高再加1.1公尺為防洪設計高程。但由於臺北盆地
            是由湖泊淤積而成,原本即為區域流水匯集的地方,又因臺北都會捷運系統大部分都興建於
            地底下,所以只要出現超過設計頻率的洪流,水即經由車站順著隧道漫流至捷運系統內路線
            最低處。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考慮乘客之便利性,並無法將出入口的設計高程無限
            提高以防止水的進入。
                 為避免日後仍有可能只要任一地方進水,即影響整體捷運系統無法運作之窘況。依風

            險管理理論,若無法避免災害發生,則惟有將災害所造成之損壞降至最低,故本局依據船
            體隔艙之概念,在三環三線規劃設計階段,將可能造成進水位置或線路匯集處設立防水隔
            艙閘門,將進入系統內的洪水侷限在部分範圍,使災害造成之損壞降至最低。
                 防水隔艙之設立係以路線經過斷層、系統交會、上方為大河流及機廠出土區等四原則設
            置。目前臺北捷運已完成設置之防水隔艙共有20樘,其中位於斷層者有4樘,系統交會者有8

            樘,經過河流者有4樘,其餘4樘則為機廠出土區。至於隔艙型式之選用則依設置地點之地形
            及地權面積而定,其中以垂直升降式為大宗共有14樘,1樘為橫移式,其餘5樘為擺動式。三
            種樣式(如圖2)。此三種之關門時間,擺動式與橫移式開關皆可在6分鐘內完成,但升降式
            因考量機械滑動之磨損,所以設定在15分鐘才完成關閉程序。






































                                             圖1 臺北捷運防水隔艙佈設示意圖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