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捷運技術 第45期
P. 34

1
              26            高煜南  臺北捷運系統工程品質風險管理之精進-驗證與認證體制的研究



                    茲依據系統生命週期摘要說明各階段應完成的作業要件,以及驗證與認證需求摘要

              介紹以為參考:

              (一)概念階段

                   1.  配合前期規劃完成的運量需求預測、環境影響評估及可行性評估、財務分析計畫
                     等作為發展基礎,並定義軌道交通的營運項目,找出適用的理論基礎與規範標
                     準,遵循本國主管機關交通部法規規章要求,找到適用的國際標準以及最佳慣

                      例,對未來系統層級的要求包含定線、運量及車站規劃,並於後續系統在生命週
                      期中的安全性、可靠度、可用度、維修度能圓滿達成,對於各項危害來源應有完
                      整性評估,在這個階段引用不同來源的訊息,收集充分的統計經驗數據,例如:

                      成功營運中的捷運系統,所引用的規範為何?及其RAMS的達成率與營運績效等
                      均是,其提供回饋的資訊是否足夠,也應充分予以審視。而當捷運系統進入確認

                      與驗證階段尚待驗收之時,更應將此階段對系統可行性的預估數據作為基礎,運
                      用不同工具與方法,依據通行之國際規範之規定來檢視可以安全運行的條件,後
                     續對使用於系統定義與適用條件時所應有的理論基礎,所引用的國際標準為何?

                     例如:歐盟依據IEC61508建立了EN50126、50128、50129等。一系列相關於風險
                     管理、安全性完整等級、軟體開發安全性規範、以及號誌系統安全性等級規範要

                     求,甚至對於獨立驗證與認證亦均有相關規範科做為依循。使用適當的方法、工
                     具,進行考核評估,以證明若有任何特例或特許之營運環境需求或活動時,確實
                     也能有具體可行性且經適當的考量,使達成系統的運行係安全、可靠、舒適、便

                     捷的目的。
                   2.  驗證要求:
                     (1)重新檢視主管部門對安全政策之要求及目標,於取得交通主管部門的安全許

                           可後,依現有資源訂定獨立驗證與認證作業之組織分工與權責,建構品質風
                           險管理以及系統安全、可靠的機制。
                     (2) 評估作為財務分析規劃,以及定線、旅客運量以及動線以及做為參考資料的
                           其他輸入資訊及數據是否充分?

                     (3)評估系統可運行的客觀環境條件以及危害源是否充分考量?

                     (4)評估後續營運條件、風險分析以及定義系統需求作業時,依據的理論與規範
                           應為可適用之標準。

              (二)系統定義和營運條件階段

                   1.  對於概念初期收集資料之評估,應與本系統工程相容,依據現有成功營運經驗的
                     系統資訊,考量系統營運維修條件應用範圍,訂定未來捷運系統工程的型態,以
                     及未來在都會區的環境中,主客觀營運的條件,律定系統危害分析的工作範圍。

                     並建立安全計畫包含生命週期內使用的安全分析、設計、評估過程與確立可容許
                      的風險底線與策略,以確立系統驗證與認證安全性的等級(SIL)與負責該項核准的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