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捷運技術 第44期
P. 80
林淑晴 邱照庭 陳信樟 莊學能 陳世任
74 捷運車站設計之新趨勢:環境共生與綠建築—以臺北捷運環狀線為例
三、建築設計之落實
由於環狀線之設計標係委託不同顧問公司辦理,各家設計手法不同,風格迥異,故
經本局土木建築設計處召開6次車站平面及建築裝修整合會議、3次造型簡報及1次總工程
司主持之建築整合會議等會議進行檢討,各標所處不同環境條件遂逐漸有異中求同之共
識,基於達成綠建築及環境共生之共同理念,環狀線各車站之建築造型語彙及手法趨於
一致性,初步整合成果包括:
1. 月台層電梯位置以靠近PAO之通廊設置為原則,電梯以採用透明玻璃裝修為原則;
2. 車站站體下方及月台層不設置天花,管線排列整齊或應以設施帶包覆整齊;
3. 標誌之懸吊構件過長以門型架方式設置;
4. 車站屋頂考量施工及排水,以金屬折板方式設計為原則;
5. 月台層,且應儘量自然通風採光及考量避雨遮陽;
6. PAO型式儘量標準化;
7. 跨月台連通層以兩座電扶梯集中設置為原則,電梯與樓梯配套成另一組。
以下就各標之重點車站舉例分別簡述環狀線第1階段各車站建築設計手法:
(一)大坪林(Y6)站突出物減體減量
大坪林站聯開大樓東側之瑠公圳旁巷弄,初步商業行為已經形成,希望為藉由環
狀線捷運工程的推動,讓聯開大樓及周邊區域更為繁榮與便利;設計單位利用環
狀線與新店線共站設計,將出入口與新店線大坪林站之出入口3整合共用,可縮減
原本通風井、冷卻水塔及出入口龐大量體,並突破工程限制將冷卻水塔場設置於
地下層,降低原有通風井設計高度以達到合宜尺度目標;減量的結果,使原本已
嫌擁擠之十字路口大幅減輕壓迫感,並釋出綠地及開放空間,通風井本身利用整
體垂直綠化的綠量體,象徵都市裡生生不息的自然呈現,成為當地產生出一段極
具生態綠意的後巷生活廊道(詳圖2及3)。
圖2 Y6站通風井及冷卻水塔減體減量設計
2011/10/21 下午 06:03:21
C1_(捷運車站的新趨勢).indd 74
C1_(捷運車站的新趨勢).indd 74 2011/10/21 下午 0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