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捷運技術 第44期
P. 112
106 尹倩妮 流水行雲‧龍遊千里-臺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之公共藝術
四、建築師與公共藝術策畫人的角色
21世紀的捷運車站已不僅是具運輸功能,而是創造一個文化及藝術的場域,就如同
吃東西不只是果腹,還要好吃,穿衣服不只是蔽體,還要好看,因此捷運車站已順著21
世紀的潮流進化為車站本身即是藝術品,而讓藝術家參與建築設計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當浪漫的藝術家遇到理性的建築師,是否能共創一個藝術化的車站,端看建築師的態
度,如建築師能尊重藝術家的創意,則一個令人驚豔的車站就可能產生,但如建築師堅
持己見,無法跳出窠臼,則藝術家無用武之地。
當然設計團隊中之公共藝術策畫人要有藝術創作實力,在本局將車站「環境藝術
化、藝術環境化」的願景下,只會鑽研文字或引用國外圖片之策畫人,其費盡心思地提
出各站公共藝術主題及挑選設置地點如沒被採納,則什麼貢獻也沒有了,要具藝術創作
者身份的策畫人才能將文字塑造的意像及期許直接落實於車站設計圖中,才能將無聊的
過道轉成有趣的空間,也才能將藝術裝修納入工程中打造藝術化的車站!
這需要建築設計的主題與公共藝術的主題一致,不管廣義的藝術裝修或狹義的公共
藝術主題都應一致,在同樣的主題下,才能同心協力一起打造特色鮮明的車站。目前本
區段部份設計標的公共藝術主題與建築設計主題各行其事,公共藝術主題被侷限於設置
地點的作品主題,無法擴及全站設計,而建築師取的設計主題又流於口號及抽象,無法
落實於建築設計中,也無法面對每站主題互換有何不同的質疑。其實各站公共藝術主題
應有其地緣性且不可替代才是。本局已記取這三標設計主題各自發揮以致無法整合之痛
苦,而在後續路網如:萬大線即以統一全線之公共藝術主題「綠.律」招標,使各顧問
公司在備標時即可依同樣的目標發想設計而聚焦,減少日後整合的麻煩。
雖然建築師可自許為藝術家,但通常建築師設計的地磚多半垂直水平地格狀拼貼,
走幾何圖形,藝術家卻可帶來曲線、走生機線條;建築師用色多半保守安全無變化,且
為了隱形於周遭環境,只敢用灰色系,藝術家配色敢走對比色而讓環境活潑亮麗成為亮
點;建築師為求統一使三站用同樣的綠色,藝術家會求變化、可就明度及彩度自綠色系
為各站挑選不同的綠色,以有差異性;總之,保守建築師的設計讓車站完工後無法引起
討論,也不會讓人留下印象。有藝術家參與設計的車站,例如:洛杉磯捷運車站就甚具
特色,讓人印象深刻。這次DF113的公共藝術家策畫人也玩弄車站聯合開發大樓的百頁
窗,將其變成黑色色塊,讓立面設計與眾不同(詳圖54、55)。可惜建築師不敢用,讓
創意無法落實,希望藉日後的公共藝術家的進駐有翻案的可能。其實臺北捷運旅客見多
2011/10/21 下午 06:07:10
C2-流水行雲.龍遊千里.indd 106 2011/10/21 下午 06:07:10
C2-流水行雲.龍遊千里.indd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