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捷運技術 第39期
P. 92

86                           趙福生   陳奕耿 臺北捷運工程軌道道岔演進




            接觸碰撞無可避免,如能避免產生岔心軌距線中斷情形,即可有效降低列車通過時因碰撞而
            產生之噪音及振動。道岔選用可動式鼻尖岔心(Swing nose frog)是一可考慮之方式,將造
            成振動及噪音之最大來源(車輛通過岔心軌距線不連續處產生之振動噪音)予以消除,並藉以
            減少鋼輪無支承區間,將輪軌撞擊所產生之二次噪音減少。惟其材料及施工成本較高,岔心

            轉轍器與尖軌轉轍器連動之安裝、系統設定、操作及整體之維修均較複雜,且因線形佈設較
            受限制,故以地下化為主之捷運系統大多未採用,目前採用者多為高速鐵路系統。
                 另迄至目前臺北高運量捷運系統道碴段特殊軌均採用木枕扣件系統,其原因在於特殊軌
            區域內之軌道數及扣件固定孔位置變化所致,需先量測標定孔位或佈設擺定鋼軌後再行鑽設

            固定扣件孔位,惟鑒於木枕材料取得日漸不易,且其易受環境及氣候等因素影響,降低其使
            用年限。有鑑於此,應可考慮比照非道岔區採用預力混凝土枕,以減少維修保養及增加使用
            壽年,且道岔區採用預力混凝土枕在國外已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鏡。



                                                      五、結語

                 道岔為軌道工程中極為重要之項目,更為列車運行平順與否的重要構件。臺北捷運高運

            量系統道岔發展迄今已近二十年,早期規畫設計施工皆審慎參照世界其他系統資料,歷經不
            斷經驗累積及檢討改進,營運維修養護之經驗回饋,以及引進新的設計與施工技術,凡參與
            人員均能從歷程中體驗到臺北捷運系統道岔的演進。軌道新技術之引進有一定之困難度與風
            險,必需充分考量本土環境的需求,除與營運單位互通資訊外,其適用性及可行性更需審慎

            評估,然而如何運用國外之經驗或先進技術與設備,以提高軌道系統之品質,達到國際一流
            之水準,最終達成提供安全、舒適捷運系統的目的,而在提供便捷之外亦能讓捷運系統沿線
            居民擁有不受干擾之生活環境,都是吾人未來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鄭國雄、張思,《軌道工程》,大中國圖書公司,2002年3月(第2版)。

            2.  鄭國雄,<捷運軌道工程-回顧與創新>,《捷運技術》,第30期,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
               局,2004年2月。
            3.  鄭國雄、魏道佳、葉根成,<臺北捷運軌道工程發展過程中的器具>,《捷運技術》,第
               37期,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7年2月。

            4.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軌道工程實務》,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年3月。
            5.  龔昶榮、陳成銓、黃旭興,<新莊線、蘆洲支線及南港線東延段軌道工程特殊軌概述>,
               《軌道工程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8
               年2月。

            6.  陳俊宏、陳誠源、于中原、邱照庭、魏竹星,<捷運工程土木建築設計之演變及創新>,
               《臺北捷運報導》,第231期,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7年5月。
            7.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規畫手冊>,2004年版,4.1 1-7頁,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4年8月。

            8.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新莊線、蘆洲支線及南港線東延段軌道工
               程契約技術規範>,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2年10月。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