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捷運技術 第33期
P. 24

18                               趙昆琳 施義彰  輕軌運輸系統介紹
            考量

            1、運輸方面

                 為避免系統容量不足,無法負荷該走廊之旅次運輸需求,服務品質降低,或系統容量太
            大,形成投資浪費,營運虧損,對於該走廊之旅運需求應加以適當預測分析,以評選合適之
            系統技術。惟運量預測涉及都市發展土地使用、交通運輸政策及相關重大工程等諸多影響因
            素,包括大眾運輸路網結構及票價、公路路網、橋樑之闢建、人口社經方面之推估等,都會
            影響運量之預估結果合理性,而由於這些影響因素不確定性甚高,通常須以敏感度分析考量
            精度。

            2、工程方面

                 選擇適合之系統型式時,應考量系統之工程特性能否符合當地實質地形狀況及地貌環境
            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幾何要素中乃是水平定線之最小轉彎半徑及垂直定線之最大爬坡度。
                 由於輕軌系統最小轉彎半徑可至 25 公尺、最大爬坡度在考慮舒適度的情況下可至 6~8
            %,台北都會區各研究規劃路線之最小轉彎半徑為 50 公尺以上、最大爬坡度約為 6%以下,
            因此在應用上較無困難。

            3、成本方面
                 成本項目之分析包括初期成本及營運成本兩部分,初期成本主要分為土木建設成本、機
            電車輛設備成本及用地拆遷補償成本。營運成本則分為運轉成本、維修成本及折舊成本等。

                 基本上輕軌系統土建費用通常低於其他系統,如果採取部分路段平面型式之輕軌運輸系
            統,則土木建造成本可大幅降低。若採高架其用地亦因車站設備較大,定線彈性較小,較有
            可能侵入民地,增加成本。機電車輛方面,則因系統本身車輛大小、長度、使用材質等不同
            而異,但因中運量自動導軌系統及新輕軌捷運採用自動化程度高之設備,通常其機電設備成
            本較高。兩項差異總和,仍以中運量自動導軌系統總成本較高,但因系統容量高,若運量上
            能有較多使用者搭乘,平均運人成本降低,仍為可行之系統。然而,以社子輕軌為例,其各
            方案目標年單方向最大尖峰小時之站間運量預測約在 8,000 人次左右,故仍以輕軌系統較為
            經濟可行。在營運成本方面,兩者之營運成本相當,因此考量社子走廊之旅運需求,建議以
            輕軌捷運提供服務。

            4、成熟性方面
                 提出之系統技術型式中,以輕軌電車系統使用之歷史最久,其技術成熱已無庸置疑。輕
            軌捷運系統雖為最近方開始推行之技術,惟基本上諸多機電設備仍採用傳統技術型式,亦應
            無安全顧慮。中運量自動導軌系統及新型輕軌捷運發展較晚,但部份之系統已有十數年之使
            用經驗,尤其是在日本、法國及加拿大之系統更漸推廣至其他地區,並企圖將其規格建立標
            準化,其技術已漸趨成熟。惟考量其部份設備仍具專利權,選擇系統時,其營運維修之合約
            需較完整嚴密。故就技術成熟性方面,以採輕軌電車系統最佳,其次為輕軌捷運系統、中運
            量自動導軌系統。

            5、自動化程度方面
                 各系統除一般輕軌電車系統自動化程度較低外,其餘系統皆有相當高之自動化程度,其
            中又以中運量自動導軌系統自動化程度最高,可減少人為操作疏失、節省營運人力成本。惟
            自動化程度高之設備一般來說,其折舊成本較高,因此,此項因素之優劣並非絕對性,須一
            併於成本項目及技術成熟性加以考量。

            6、環境相容性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