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捷運技術 第33期
P. 2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33 期 94 年 8 月 17
而近年來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陸續通車營運之第一階段雙十字型網路,帶來便捷、準點、
舒適之大眾運輸服務。除繼續推動第二階段行政院已核定之高運量捷運系統外,在考量捷運
系統之建設經費及運量需求門檻後,乃於第三階段路網規劃提出輕軌建設,向中央爭取捷運
補助引進輕軌系統之經費,避免造成經濟規模浪費及未來之營運虧損。而輕軌運輸系統係一
介於且兼具公車與捷運兩系統特性之大眾運輸系統,在車輛尺寸、列車組成、路權型式、建
造型式、控制系統均具有較大之運用彈性,可依規劃地區實質環境與交通需求特性調整規劃,
大幅降低投資門檻與建設成本。至於輕軌運輸系統之相關法規、經濟財務政策、開放民間投
資政策等方面之相關事項說明如後:
1、相關法規
依大眾捷運法第三條對大眾捷運系統之定義:「本法所稱大眾捷運系統,係指利用地面、
地下或高架設施,不受其他地面交通干擾,採完全獨立專用路權或於路口部分採優先通行號
誌處理之非完全獨立專用路權,使用專用動力車輛行駛於專用路線,並以密集班次、大量快
速輸送都市及鄰近地區旅客之公共運輸系統。」已將 A、B 型路權、及路口部份採優先號誌
處理之輕軌運輸系統涵納進去。
2、經濟財務政策
國內已有之扶植相關系統技術產業生根政策,所提出獎勵策略,將影響捷運系統技術型
式之選擇。由於此政策須有大量之國內需求,方能符合經濟效益。而國內之市場較小,因此
決策者通常會希望各都會區儘可能採相同之技術型式,同時亦簡化維修、備品、零件標準擴
大市場規模,使國內企業願意積極參與開發製造提升國內工業技術水準。因此政府及民間分
別成立軌道車輛工業合作推動小組及中華軌道車輛工業發展協會推動電聯車及相關零件之自
製工業,建立軌道車輛工業標準規範。對於自 1970 年代由歐美興起,並逐步遍及世界之輕軌
運輸系統所需之輕軌車輛,積極推動研發,業於民國 89 年完成國內第一輛低底盤輕軌車輛原
型車,技術水準直追歐美,可供國內相關計畫在系統技術選擇上或可考量。
3、開放民間投資政策
近年來國際景氣低迷,政府稅收短絀,財政日趨困難,而捷運建設所需經費龐大,必須
提高財務自償率,以吸引民間參與投資。為鼓勵民間參與國家重大公共工程建設計畫,行政
院於民國 89 年 2 月公佈實施「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期能有效吸引各界參與投資興建,
政府對於路線之系統選擇方面自應保留較大之彈性,僅需根據相關法令界定運量需求、系統
安全性、環境衝擊、工程可行性方面之標準評估審查,而開放申請者依其合作對象選擇適合
之技術型式,發揮其功能及效益,同時允許民間申請者納入土地開發效益以彰顯經濟財務之
可行性。因此相關計畫於系統評估時,不特別限定系統型式,僅在路線上基本線形、運量上
及其他應予限制之條件(如安全)予以適當限制,以符合政府規劃路線、吸引民間參與投資興
建之目的。
(二)技術面之考量
上述政策面雖為影響系統選擇之重要參考因素,然由於系統須能符合當地之實際需求條
件,因此為避免系統之大材小用或與實際地質地形、運量需求格格不入,系統選擇仍應以技
術面為依歸。基本上,技術面考慮因素應至少包括運輸、工程、成本、營運、環境等方面。
在運輸方面,系統載運量必須符合該路線所服務地區之旅次運輸需求;在工程方面,系統必
須能克服該地區之地形狀況,包括平面轉彎半徑及垂直爬坡能力;在營運方面,該系統本身是
否有實際營運之績效、系統技術是否成熟、營運操作是否簡便;在經濟方面,考量系統之建造
成本及營運維修成本;在環境方面,則考量系統對環境衝擊及可改善程度。
以下針對台北都會區中具有引進輕軌系統潛力之地區實際需求,探討輕軌系統技術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