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34 捷運高架車站建築造型設計
P. 37

第二章 淡水線高架站-承襲歷史傳統的語彙以新材料新工法展現的建築















                 第二章  淡水線高架站-



                                             承襲歷史傳統的語彙




                                             以新材料新工法展現



                                             的建築










                     淡水線高架型式的車站,共包括 3 部分,其一為主線高架段:南起承德路 523 巷(三德
                 飯店)附近,向北延伸至北投機廠;其二為淡水線支線高架段:新北投支線等高架路段之車站;
                 其三為端點站:淡水車站亦為高架型式車站,總計為 11 站,由南至北為圓山站(R14)、劍

                 潭站(R15)、士林站(R16)、芝山站(R17)、明德站(R18)、石牌站(R19)、唭哩
                 岸站(R20)、奇岩站(R21)、北投站(R22)、新北投站(R22A),以及淡水站(R28)。
                 主線高架路段主要沿舊有台鐵用地施工,其間通過基隆河、雙溪、磺溪、磺港溪、貴仔坑溪

                 等重要河川,並經民族西路、酒泉街、劍潭路、中正路、福國路、明德路、石牌路、大同街、
                 大業路等重要道路,長約 8.95km,淡水線支線為北投站起向東高架沿原鐵路路權行至新北
                 投站,長約 1.2km,而淡水站高架段則於淡水區中正路南側之淡水文化園區殼牌穀倉銜接淡

                 水線平面段,長約 0.36km。


                 第一節 用地條件與設計緣起



                 2.1.1 優先開工條件

                     淡水線北投機廠於民國 77 年 7 月 22 日開工,正式啟動大臺北地區捷運系統之施工階段,

                 因此淡水線被選擇為優先施工之捷運路線,其考慮的原因需包括未來的需求與工程之可行
                 性,期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主要原因臚列如下 [1]:
                 一、 運輸需求高:在當時 8 大路線運輸走廊中,以士林-淡水走廊的運輸需求量最大,估計
                      民國 90 年,晨峰小時的大眾運輸旅次量將達 58,000 人旅次。







                                                                                                            1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