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捷運技術 第60期
P. 129
118 119
台北捷運公司於營運階段蒐集 故障資訊及原始數據資料作相關加 本計畫提供包含故障碼解釋及 [2] 交通部鐵道局,智慧鐵道發展
大量資料進行機器學習,並依營運 值運用。 組成、系統間資料傳遞與時序、系 架 構 及 策 略 研 訂 成 果 報 告。
需求進行系統建置、調整及優化, 最後,規範硬體設備應數位化 統邏輯及擷取各系統設備作動之數 2020。
以建構專屬北捷之影像辨識系統, 並預留餘裕界面,不僅可以減少現 據及資訊等資料,以利台北捷運公 [3] 交通部鐵道局,制定國家標準。
透過人工智慧進行各項分析、統計、 場人工判讀及抄表之困擾,亦可因 司蒐集營運維修資訊並較易轉化成 2025。
預防及告警等加值服務與應用,除 應科技之進步擴充現有設備,以利 有用之資料。 [4] 楊正君、楊振忠、林啟豊、王
提供台北捷運公司更智慧化之操作 台北捷運公司後續鏈結至國家鐵道 藉由蒐集大量即時資訊與歷史 翔正,智慧鐵道發展架構與推
及管理外,也提供旅客更安全更舒 雲平台。 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建立專屬 動政策,MAR 2022 工程,第 95
適之搭乘體驗。 台北捷運維運系統資料庫,提供台 卷第 1 期。2022。
五、小結 伍、結論 北捷運公司瞭解機電系統設備運轉 [5]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台北
情況,並安排必要之預防性檢修, 捷運路網之發展與願景簡報。
綜上各系統規範之精進,為台
本計畫採用訪談法作為「智慧 降低維修和維護成本。此外,即時 無日期。
北捷運公司未來發展智慧鐵道奠定
鐵道捷運系統規範精進」之研究起 掌控車站現況,提供旅客必要資訊, [6] 王楚瑄、顏坤鴻、何宗軒,IEC
基石,透過訪談瞭解台北捷運公司
點,並以電聯車系統、行車監控系 讓旅客獲得更好的乘車體驗,以提 61850 標準架構下捷運供電系統
對於智慧鐵道之需求,優化設備端、
統、供電系統及通訊系統等子系統, 升旅客服務品質。 電力監控之發展現況及未來趨
子系統與系統間傳輸環境、增加傳
作為優化規範之主要方向。訪談對 另計畫內之規範係基於國家標 勢, 捷 運 技 術, 第 57 期。
輸界面與規範符合國家標準之通訊
象涵蓋台北捷運公司所屬各廠廠長、 準通訊協定下所訂定,可作為爾後 2022。
協定,讓大量原始訊息、即時資訊
維運中心主任及其專業團隊,藉此, 台北捷運公司鏈結國家鐵道雲平台 [7] Alstom,HealthHub Overview 簡
與歷史資料之蒐集更為順暢,規範
蒐集實務操作中對現行契約規範與 之墊腳石,共享各營運公司間之成 報。2023。
檔案採用開放格式,無須再遷就於
設計內容之意見與建議,發掘現行 果,加速鐵道運輸事業數位化,達 [8] 孫千山、吳明軒、張恩輔、徐
軟硬體開發商,台北捷運公司可更
契約規範不足之處。 成資源、資料、運算及儲存的分享 任宏,國外智慧鐵道發展現況
容易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
本計畫完成 8 次與台北捷運公 與共享,發展各項可跨系統整合之 與趨勢,中興工程,第 147 期,
建立專屬台北捷運維運系統資料庫。
司之訪談,基於訪談成果,進一步 智慧應用,以實現我國推展智慧鐵 頁 25-34。2020。
另外,規範廠商應提供專案內
研析機電系統相關廠商之技術條件 道之宏願。 [9]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機電系
軟韌體原始碼與設備內部儲存或原
與可行性,並由設計單位及契約執 統設計處,中運量機電系統需
始資訊查詢方法及工具,並對此提
行單位協同研訂本次增修規範之內 參考文獻 求規劃手冊。2018。
供相關訓練課程,協助台北捷運公
容,以期強化後續系統設計與契約 [10]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機電系
司能準確判斷維運狀態,亦可對軟
規範之完整性與適用性。 [1] 交通部鐵道局,鐵道科技產業 統設計處,環狀線北環段及南
韌體內部作擴充與修改,將蒐集之
政策。2023。 環 段 CF620 特 別 技 術 規 範。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