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捷運技術 第60期
P. 128

118




                 台北捷運公司於營運階段蒐集                         故障資訊及原始數據資料作相關加
            大量資料進行機器學習,並依營運                            值運用。

            需求進行系統建置、調整及優化,                                 最後,規範硬體設備應數位化
            以建構專屬北捷之影像辨識系統,                            並預留餘裕界面,不僅可以減少現

            透過人工智慧進行各項分析、統計、                           場人工判讀及抄表之困擾,亦可因
            預防及告警等加值服務與應用,除                            應科技之進步擴充現有設備,以利
            提供台北捷運公司更智慧化之操作                            台北捷運公司後續鏈結至國家鐵道

            及管理外,也提供旅客更安全更舒                            雲平台。
            適之搭乘體驗。

            五、小結                                       伍、結論

                 綜上各系統規範之精進,為台
                                                            本計畫採用訪談法作為「智慧
            北捷運公司未來發展智慧鐵道奠定
                                                       鐵道捷運系統規範精進」之研究起
            基石,透過訪談瞭解台北捷運公司
                                                       點,並以電聯車系統、行車監控系
            對於智慧鐵道之需求,優化設備端、
                                                       統、供電系統及通訊系統等子系統,
            子系統與系統間傳輸環境、增加傳
                                                       作為優化規範之主要方向。訪談對
            輸界面與規範符合國家標準之通訊
                                                       象涵蓋台北捷運公司所屬各廠廠長、
            協定,讓大量原始訊息、即時資訊
                                                       維運中心主任及其專業團隊,藉此,
            與歷史資料之蒐集更為順暢,規範
                                                       蒐集實務操作中對現行契約規範與
            檔案採用開放格式,無須再遷就於
                                                       設計內容之意見與建議,發掘現行
            軟硬體開發商,台北捷運公司可更
                                                       契約規範不足之處。
            容易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
                                                            本計畫完成 8 次與台北捷運公
            建立專屬台北捷運維運系統資料庫。
                                                       司之訪談,基於訪談成果,進一步
                 另外,規範廠商應提供專案內
                                                       研析機電系統相關廠商之技術條件
            軟韌體原始碼與設備內部儲存或原
                                                       與可行性,並由設計單位及契約執
            始資訊查詢方法及工具,並對此提
                                                       行單位協同研訂本次增修規範之內
            供相關訓練課程,協助台北捷運公
                                                       容,以期強化後續系統設計與契約
            司能準確判斷維運狀態,亦可對軟
                                                       規範之完整性與適用性。
            韌體內部作擴充與修改,將蒐集之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