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捷運技術 第51期
P. 47

捷運技術 第51期                                             43



                 本局後續路網車站結構主體均採取雙牆結構設計,即連續壁僅為擋土措施。連續壁內側

            構築一長約200公尺、寬約18公尺、頂版低於地面至少4.5公尺之長條箱型雙層(雙牆)鋼筋混
            凝土結構,並銜接多個出入口。主體車站與出入口之間則採分離設計,即設置伸縮縫(詳如
            圖2),防水膜位於伸縮縫處收頭並植入內裝式止水帶其間以填縫料填實。出入口與通風井
            則因開挖較淺,或用地限制,部分採用單牆結構。各種結構型態之防水規劃稍有不同。





















                                      圖2 地下車站結構體採分離設計【劉政雄,2012】



                                                三、防水設計原理



            (一) 水的來源
                 地下結構體周圍土壤的水源大致上可分為(1)地表水:下雨後由地表流入地下的水、(2)

            地下水:原本囤積於地底下的水、(3)管線水:地下管線破損所溢流的水。而這些水要穿越
            厚實的混凝土進入地下結構體內,仍必須先有所謂「水路」產生才有可能。【陳俊宏、黃怡
            超,2008】

                 臺北盆地因屬河川沖積地層,具有較高地下水位,地下結構物也常年承受著高地下水壓
            之作用,一旦地下結構體之水路產生后,此高水壓產生的滲透力量將加速滲流水進入結構
            體,並於混凝土表面產生白華,是地下結構物滲漏(Leakage)最主要的成因。
                 而地下結構物的錯位、龜裂也可能產生水路,因結構物在建造時及完工後,或多或少產
            生沈陷,或因“地震"使得結構體承受額外的應力及應變,導致結構體錯位或龜裂而滲水。
                 另如突發的水管破裂,也會造成結構體局部承受過大水壓力而出現異常滲漏。地下水因

            季節的不同、地下水的抽用、水庫的新建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地下水流動而減低原本的防水
            效果,發生新的滲水。
            (二) 防水原理
                 為防止水進入結構體,其主要原理是:

                 █   阻斷滲漏水源頭:適當之混凝土配比及鋼筋間隙控制,或是添加化學藥劑,增加混凝
                    土水密性或避免結構體產生裂縫,使其成為滲漏水之水路。
                 █   水流路徑之增長:於伸縮縫、工作縫等結構弱面處之適當位置止水帶、止水條等,增
                    長水流路徑,減少壓力水頭損失至無法流動。
                 █   設置導水輔助設施:於容易滲水處設置導水溝槽,避免滲漏水四處漫流影響觀瞻。
                 近年來,防水材料與施工技術雖不斷的推陳出新,防水原理可分為兩大類:正水壓面防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