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捷運技術 第38期
P. 53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38期 97年2月                                          47




            階段為監控抽降水期間台北盆地景美層水位洩降量及影響範圍,確保施工期間工程本身及其

            它相關人、事、物之安全,捷運局分別於捷運新莊線增設六處深層水位觀測井、蘆洲線沿線
            新增四處深層水位觀測井,並透過捷運局大地監測資料庫系統及經濟部水利署台北盆地地下
            水位觀測系統,積極管理地下水位監測資料之量測、蒐集與分析,達到抽降水作業期間能及

            時監控景美層水位洩降量、影響範圍之目的。
                 由台北盆地地下水位觀測系統觀測資料清楚顯示道岔結構抽降水作業對景美層水位之
            影響,大橋國小測站距離道岔結構約0.7 km,水位觀測結果如圖9所示,道岔結構開始抽水
            後,景美層水位立即發生變化,顯示景美層之高透水性及對抽水影響之靈敏性,隨著開挖工

            程之進行,抽水量及抽水時間持續增加,景美層水位亦隨之持續降低,最低水位達EL. 87.8
            m,最大水位洩降量達13 m。永和(2)測站距離道岔結構約6.1 km,水位觀測結果如圖9所示,
            如同大橋國小測站觀測結果,道岔結構開始抽水後,景美層水位亦立即發生變化,景美層最
            低水位達EL. 94.1 m,最大水位洩降量達10 m。而捷運局新增深層水位觀測井亦清楚顯示道

            岔結構抽降水作業對景美層水位之影響,裝設於捷運新莊線三重地區之PS09水位觀測結果如
            圖9所示,PS09距離道岔結構約3.0 km,觀測結果與台北盆地地下水位觀測系統之結果相當
            一致;另裝設於捷運蘆洲線蘆洲地區之PS14距離道岔結構約2.8 km,水位觀測結果亦與台北
            盆地地下水位觀測系統之結果相當一致(圖9)。



                                                      六、結論

            (一)  道岔結構實際施工案例,證明在台北盆地之景美層採取適當之封底灌漿方式,配合景美

                 層進行大規模、長期抽降水作業進行深開挖工程可成功執行。
            (二)  於景美層進行大規模、長期抽降水作業,將造成景美層大區域、明顯之水位變化,以道
                 岔結構抽降水作業為例,距離道岔結構0.7 km~6.3 km之水位洩降量達13 m~10 m。表示

                 於景美層抽降水之影響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台北盆地。但因大區域之水位洩降坡度相當平
                 緩,不會因為水位急遽變化而對結構物造成損壞。
            (三)  目前經濟部水利署水文資訊網站無法及時提供台北盆地水位資訊,對配合深開挖工程之
                 長期抽降水作業仍須藉由新增長期地下水位觀測井及時監控景美層水位變化。



                                                      參考文獻

            1.鹿島/榮工/皇昌共同承攬(2006)「CK240子標道岔段抽降水運轉管理計畫書」。

            2.鹿島/榮工/皇昌共同承攬(2007)「CK570C袪水報告書」。
            3. 黃南輝、許先才、林國楨、闕河淵(1996)「降水工法在深開挖工程之應用」,深開挖與地
              下工程研討會,台北(1996)。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